[实用新型]行动装置用的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3539.3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4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桥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0;F16M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张晶;程凤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动 装置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动装置用的支撑结构,主要包括一矩形的本体,该本体上侧设一第一夹部、下侧设有由左、右夹件构成的一第二夹部,该第一夹部可相对该本体上、下位移,该第二夹部则可相对该本体平行的左、右位移;以及一支撑结构,具有一辅助组件及一支撑件,该辅助组件分别组设于该本体的左、右侧,该支撑件一端设有一抵靠部另一端设有一结合部,该抵靠部可与桌面接触,该结合部则以可倾摆方式与该本体相互枢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电子3C产品支撑、夹固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及大尺寸的平板电脑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人们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观看影片或流览网页或是玩游戏,往往需要呈现一倾斜站立角度方能符合视觉观看,因此消费者即需要支架作为倾斜站立角度的固定辅助。
然而,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支撑平板电脑的产品,其中如中国台湾专利号M566457、M502865、I491257等即为市面上常见的平板支撑结构款式,然而上述开发出来的专利支架往往结构都比较的复杂,成本比较高,特别是如中国台湾专利号M566457该专利所揭的支撑结构,为符合手机及较大尺寸平板皆能通用,遂利用三角夹爪结合拉伸弹簧达到三支夹爪扩撑角度大小,但这种作法仍会产生以下问题:手机与平板尺寸大小差异太大时,夹爪即无法达到全面性行动装置夹固功能,再者,夹爪反复性的拉伸会导致弹簧疲乏而带去夹持效果。是以如何满足消费者购买单一支撑架结构,即可符合各种尺寸手机、平板等行动装置夹持、固定,长时间使用又不会有机械疲乏问题,遂为本实用新型最主要的诉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长时间反复调整皆不会产生机械疲乏的新颖行动装置用的支撑结构。
为达到上述预期目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动装置用的支撑结构,主要包括:一本体,该概呈矩形的本体上侧设有一第一夹部、下侧则设有一第二夹部,该第一夹部可相对该本体上、下位移,该第二夹部则可相对该本体平行的左、右位移;以及一支撑结构,具有一辅助组件及一支撑件,该辅助组件分别组设于该本体的左、右侧,该支撑件一端设有一抵靠部另一端设有一结合部,该抵靠部可与桌面接触,该结合部则以可倾摆方式与该本体相互枢接。
更进一步地,该本体对应该第一夹部的一侧组设有一挡止件,对应该第二夹部的一侧则设有一导轨件,该第一夹部则受该挡止件而无法脱离该本体,该导轨件则提供该第二夹部滑设位移之用。
更进一步地,该本体垂直于第一、第二夹部位置开设有一长形槽,该第一夹部则包含分设于该本体上、下两端的一上夹件及一调整件,该调整件穿过该长形槽与设于该本体上端的该上夹件结合,以控制该上夹件可沿该长形槽上、下直线位移,该第二夹部则包含一左夹件及一右夹件,该左、右夹件分别滑设于该导轨件并可相对该导轨件相互靠近或远离。
更进一步地,该本体的左、右侧分别设有一枢接孔可供该支撑件的该结合部枢接之用,该枢接孔的壁面并通过挡墙而形成有一凹槽壁,该支撑件的结合部则设有一凸部,该凸部可相对该凹槽壁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内旋转并借该挡墙限位,该结合部表面另凸设有一卡掣部,该卡掣部于该结合部相对凹槽壁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与枢接孔凹设的一卡凹部相互卡抵定位。
更进一步地,该本体上端表面开设有对应该第一夹部幅宽的凹槽,该第一夹部则组设于该凹槽内,并可借该凹槽的两侧壁保持直线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动装置用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通过该本体下侧设置的左、右夹件组成的第二夹部,以符合市售最小与最大尺寸手机或平板电脑底端抵靠之用,再通过该本体上侧的第一夹部可上、下位移,以提供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端夹固之用,如此一来即可达到上述预期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桥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桥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35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制备系统
- 下一篇:自动千斤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