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同步获取生物组织结构图像和血流图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4440.5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1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迅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26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严超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获取 生物 组织 结构 图像 血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同步获取生物组织结构图像和血流图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光源机构、光学成像机构和控制分析系统;光源机构包括激光光源和非相干可见光光源;光学成像机构包括沿光检测通路上依次设置的光学成像透镜组、滤光片切换器和光电成像器件,滤光片切换器内嵌有可见光滤光片和激光滤光片,并分别形成可见光滤光通道和激光滤光通道;控制分析系统连接光电成像器件,用于分析获取的生物组织结构图像和血流图像。该可同步获取生物组织结构图像和血流图像的装置便于将生物组织的血流图像和结构图像进行精准融合,便于快速实现对生物组织的血流、血管管径的分布及变化等生理过程的综合观测分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同步获取生物组织结构图像和血流图像的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是一种可快速获取生物组织血流分布和血流变化的新型光学成像技术,具有非接触、无需造影剂、无需扫描、全场成像的优势,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上得到较大的推广应用。
另外,申请号201310234441.3公开的一种快速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和方法、申请号201510937070.4公开的一种用于激光散斑血流速度的定量成像装置、申请号201520414558.4的一种激光散斑血流成像装置等对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和系统在分辨率、精度、应用便携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创新。
然而,现有的激光散斑血流成像装置无法同步获取生物组织的结构图像信息和血流图像功能信息,不便于快速实现对生理过程的综合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同步获取生物组织结构图像和血流图像的装置,便于血流图像和结构图像进行精准融合,便于快速实现对生物组织的血流、血管管径的分布及变化等生理过程的综合观测分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同步获取生物组织结构图像和血流图像的装置,包括光源机构和光学成像机构;
所述光源机构包括激光光源和非相干可见光光源,所述激光光源和非相干可见光光源以预设的倾角倾斜设置;
所述光学成像机构包括沿光检测通路方向上依次设置的光学成像透镜组、滤光片切换器和光电成像器件,所述滤光片切换器内嵌有激光滤光片和可见光滤光片,并分别形成激光滤光通道和可见光滤光通道;
用于生物组织成像时,所述激光光源、所述激光滤光通道和所述光电成像器件相配合用于获取生物组织的血流图像,所述非相干可见光源、所述可见光滤光通道和所述光电成像器件相配合用于获取生物组织的结构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的可同步获取生物组织结构图像和血流图像的装置还包括匀光器件,所述匀光器件设于所述激光光源的前端,以进一步解决半导体激光器发散角度和出射光斑长短轴不一致而光斑不均匀的问题,提高成像效果。
优选地,所述匀光器件为柱面镜、扩散片或毛玻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机构还包括恒温腔室和恒温恒流控制器,所述激光光源为半导体激光器,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设于所述恒温腔室内,所述恒温腔室与所述恒温恒流控制器连接,保证出光效果的一致性。
优选地,所述激光光源为785nm半导体激光器,所述激光滤光片为785nm带通滤光片。
优选地,所述非相干可见光光源为LED光源,例如,单色LED光源或者宽光谱白色LED光源,波长范围为可见光波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非相干可见光光源呈环形排布,所述非相干可见光光源和所述激光光源同轴设置,进一步精简装置体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机构包括体视显微镜,所述体视显微镜内嵌所述滤光片切换器。采用内嵌双滤光片切换器的体视显微镜,便于实现对生物组织的精细结构的显微成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迅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迅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44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