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计量注入量的搅拌型中间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4562.4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9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叶银珠;吴行才;许寒冰;袁育红;雷征东;李世超;杨哲;张松;贾旭;邵黎明;于振涛;曾致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15/00;B01F15/02;B01F15/06;B01F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韩嫚嫚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计量 注入 搅拌 中间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计量注入量的搅拌型中间容器,包括直立的筒形壳体(6),筒形壳体(6)内套设有活塞(10),筒形壳体(6)内被活塞(10)分为相互独立的上空腔和下空腔,筒形壳体(6)的上端设有上堵头(8),筒形壳体(6)外设有位移传感器(12),位移传感器(12)依次通过连杆(13)和位移杆(7)与活塞(10)连接,位移杆(7)穿过上堵头(8),所述下空腔内设有搅拌桨(5),筒形壳体(6)的下端外设有搅拌电机(2),搅拌桨(5)通过传动机构与搅拌电机(2)连接。该可自动计量注入量的搅拌型中间容器含有位移传感器和搅拌桨,能够知道注入体积以及保证注入液体的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实验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可自动计量注入量的搅拌型中间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岩心物理模拟实验为油田化学提高石油采收率主要使用的评价方法之一,实验中注入驱替介质通常使用的中间容器为耐压耐腐材料制成的圆筒状壳体,内置活塞可以上下滑动。应用这样的中间容器无法知道内部驱替介质注入体积和剩余体积。另外,对于非均相驱油化学剂,由于颗粒型调驱剂由于重力作用,容易沉入容器的底部,使得驱油化学剂注入浓度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知道注入体积以及保证注入液体的均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计量注入量的搅拌型中间容器,该可自动计量注入量的搅拌型中间容器含有位移传感器和搅拌桨,能够知道注入体积以及保证注入液体的均匀,不但可以应用于非均相驱油用化学剂岩心驱替实验,还可以应用于研究剪切作用对油田化学驱油剂驱替效果的影响实验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计量注入量的搅拌型中间容器,包括直立的筒形壳体,筒形壳体内套设有活塞,筒形壳体内被活塞分为相互独立的上空腔和下空腔,筒形壳体的上端设有上堵头,筒形壳体外设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依次通过连杆和位移杆与活塞连接,位移杆穿过上堵头,所述下空腔内设有搅拌桨,筒形壳体的下端外设有搅拌电机,搅拌桨通过传动机构与搅拌电机连接。
所述可自动计量注入量的搅拌型中间容器还包括控制单元和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和位移传感器和均与该控制单元连接。
连杆呈水平状态,位移杆呈直立状态,位移传感器能够通过连杆和位移杆测量活塞的位移。
上堵头上设有注液口,液体能够通过注液口进入筒形壳体的上空腔内。
筒形壳体的下部设有出液口,筒形壳体的下空腔内的液体能够出液口排出,搅拌桨位于所述下空腔的下部。
所述可自动计量注入量的搅拌型中间容器还包括机箱,筒形壳体与机箱上下设置,搅拌电机位于筒形壳体内。
筒形壳体与机箱之间设有筒形底座,筒形壳体的下端插接于筒形底座的上端内。
所述传动机构含有外磁套组件和内磁套组件,搅拌电机、外磁套组件、内磁套组件和搅拌桨依次连接。
外磁套组件含有内外套设的外磁体和外壳体,内磁套组件含有从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内磁体、搅拌杆和内壳体,搅拌杆与搅拌桨连接,内壳体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的筒形结构,内壳体的开放端与筒形底座密封固定连接,内壳体套设于外磁体内,外壳体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筒形壳体为圆筒形,筒形壳体的材质为1Cr18Ni9Ti。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自动计量注入量的搅拌型中间容器含有位移传感器和搅拌桨,能够知道注入体积以及保证注入液体的均匀,可以用于注入连续相化学体系如聚合物时,考察其剪切性能对于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等。同时容器外部加入隔热加热套,可以用于高温下岩心物理模拟实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45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