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仓料位形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6357.1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8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姜乃斌;于民;吉冲;李文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顺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8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89 陕西省咸阳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仓料位 形态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位检测技术,特别是一种仓料位形态检测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轴转动套筒、伸缩杆、高程传感单元、重锤、导轮、安装架、位移传感器、软绳、万向轴;轴转动套筒通过安装架固定在焦炭仓上仓位一侧,轴转动套筒内沿轴套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一端伸入到焦炭仓内,另一端固定有高程传感单元;由高程传感单元、重锤、导轮和软绳构成焦炭高程分布检测单元,软绳一端与高程传感单元连接,另一端通过导轮与重锤连接;由伸缩杆、位移传感器构成焦炭高程半径位置检测单元;位移传感器固定在伸缩杆伸缩的路径上,伸缩杆通过万向轴转动。它防止焦炭自上而下进入烟气吸附仓时产生的焦粉附着在料位计上而造成料位计误报,同时能获取仓料位形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位检测技术,特别是一种仓料位形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装煤时会产生大量的含尘、含焦油的烟气,该烟气在除尘地面站除尘风机的吸力作用下经集尘管道进入地面除尘站,经除尘器净化处理后排空。由于焦炉装煤时产生的烟气中含有焦油等黏性物质,若直接进入除尘器,将会堵塞并糊住除尘器内所装的布袋。因此,焦炉装煤时的烟气需先通过烟气吸附仓除掉焦油等黏性物质后再进入除尘器。烟气吸附仓内装有一定量的焦炭,含有焦油等黏性物质的烟气通过烟气吸附装置仓焦炭的吸附,除掉一部分焦油等黏性杂质后再进入除尘器。烟气吸附仓内装焦炭时,通过斗式提升机将焦炭提升至高处后通过刮板输送机装入烟气吸附仓内。
传统的烟气吸附仓内焦炭料位检测是通过射频导纳料位计来检测的,当焦炭由高至低落入烟气吸附仓时会产生大量的焦粉,这些焦粉会附着在料位计检测探头上,造成料位计发出错误的料位信号,使电控系统误以为焦炭料位已达到设定值,停止装运行焦炭设备。
此外,焦炭仓由于长期使用,其内因长年吸附使仓内焦炭形成死堆积,造成焦炭仓容积减少,也会影响正常焦仓装焦流程,如何在不打仓盖的情况下,了解仓内情况,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仓料位形态检测装置,以便防止焦炭自上而下进入烟气吸附仓时产生的焦粉附着在料位计上而造成料位计误报,同时能获取仓料位形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仓料位形态检测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轴转动套筒、伸缩杆、高程传感单元、重锤、导轮、安装架、位移传感器、软绳、万向轴;轴转动套筒通过安装架固定在焦炭仓上仓位一侧,轴转动套筒内沿轴套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一端伸入到焦炭仓内,另一端固定有高程传感单元;由高程传感单元、重锤、导轮和软绳构成焦炭高程分布检测单元,软绳一端与高程传感单元连接,另一端通过导轮与重锤连接;由伸缩杆、位移传感器构成焦炭高程半径位置检测单元;位移传感器固定在伸缩杆伸缩的路径上;由万向轴和角度传感器构成焦炭高程角度检测单元;伸缩杆固定在万向轴的卡槽内,角度传感器固定在万向轴上,伸缩杆通过万向轴转动。
所述的伸缩杆的长度等于小于焦炭仓的直径。
所述的高程传感单元包括一个绕轮、绕轮一侧有增量编码器,增量编码器由光电编码孔和两侧光电接收器构成,光电接收器通过增量编码器计数获取软绳的伸缩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是:由高程传感单元、重锤、导轮和软绳构成焦炭高程分布检测单元,软绳一端与高程传感单元连接,另一端通过导轮与重锤连接;重锤通过导轮垂直向下移动,触到焦炭4时,高程传感单元7计录高程距离,通过绕轮收回重锤8;
由伸缩杆6、位移传感器11构成焦炭高程半径位置检测单元;位移传感器11固定在伸缩杆6伸缩的路径上,伸缩杆6在轴转动套筒5内伸缩,由位移传感器11检测位移伸缩量,确定重锤8在焦炭仓1的半径位置;
由万向轴13和角度传感器14构成焦炭高程角度检测单元;伸缩杆6固定在万向轴13的卡槽内,角度传感器14固定在万向轴13上,伸缩杆6通过万向轴13转动,角度传感器14获取伸缩杆6角度信息,依据角度信息确定伸缩杆6的伸缩量;由角度信息和半径位置确定重锤8在焦炭仓1的空间位置,同时实用全料仓高程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6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