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缓冷段高效热能利用结构的隧道窑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8497.2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6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曾俩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同鑫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02 | 分类号: | F27B9/02;F27B9/12;F27B9/26;F27B9/3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缓冷段 高效 热能 利用 结构 隧道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窑炉的节能减排改进技术,具体的涉及具有缓冷段高效热能利用结构的隧道窑。该具有缓冷段高效热能利用结构的隧道窑,所述隧道窑包括具有内部窑车通道的窑体,所述窑体包括第一高温段、第二高温段,所述第一高温段和第二高温段之间设有缓冷段,所述缓冷段与第一高温段连接的一端为第一交接口、缓冷段与第二高温段连接的一端为第二交接口,所述第一高温段的出口与第一交接口、第二高温段的进口与第二交接口布置于不同直线上。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缓冷段高效热能利用结构的隧道窑,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减小了场地占用面积;大大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为保证缓冷段中的温度,缓冷段中无需单独供热,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窑炉的节能减排改进技术,具体的涉及具有缓冷段高效热能利用结构的隧道窑。
背景技术
在陶瓷生产中大量使用隧道窑进行烧制,现有的为了配合需要二次升温或多次升温的陶瓷制品的烧制,在隧道窑上布置多个高温段,隧道窑是呈一直线布置,在高温段之间设置缓冷段。由于二次或多次升温的隧道窑烧制时,陶瓷坯体从高温段通过缓冷段降温至预设温度,所需要的冷却时间长、温差大,因此在设置窑炉体的缓冷段时,通常将使用延长缓冷段的窑体长度以增加窑车的行驶时间,从而达到延长冷却时间的目的。
现有的,二次或多次升温的隧道窑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缓冷段的长度长,导致隧道窑占用的场地面积大;二是在缓冷段和高温段连接的一段为交接段,由于高温段中的热气进入,该交接段的温度通常是大大高于缓冷段所需的窑内温度,而由于缓冷段的长度长,为保证缓冷段中的温度,需在缓冷段中单独提供热源,因此导致热能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具有缓冷段高效热能利用结构的隧道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缓冷段高效热能利用结构的隧道窑,所述隧道窑包括具有内部窑车通道的窑体,所述窑车通道的两端分别为进口、出口,其特征于:所述窑体包括第一高温段、第二高温段,所述第一高温段和第二高温段之间设有缓冷段,所述缓冷段与第一高温段连接的一端为第一交接口、缓冷段与第二高温段连接的一端为第二交接口,所述第一高温段的出口与第一交接口、第二高温段的进口与第二交接口布置于不同直线上。
进一步的,第一高温段的出口与第一交接口垂直布置和/或第二高温段的进口与第二交接口垂直布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缓释供热系统,所述缓释供热系统包括设置于缓冷段内的空心缓释散热柱和热能收集装置,所述热能收装置用于收集隧道窑内的多余高温烟气并送入空心缓释散热柱中。
进一步的,缓冷段内的窑车通道绕缓释散热柱回转布置。
进一步的,缓释散热柱包括莫来石砖砌成的外柱体、覆盖于外柱体内壁上的的保温棉层,所述外柱体上开有透孔,所述保温棉层将透热孔封闭。
进一步的,热能收装置包括引风管、引风机,所述引风管一端设置于第一高温段的出口和/或第二高温段的进口上方、另一端与缓释散热柱连通,所述引风机设置于引风管上用于窑炉内的热风引入缓释散热柱中。
进一步的,第一高温段内由窑车通道向出口方向延伸出第一集热腔,和/或所述第二高温段内窑车通道向第二高温段进口方向延伸出第二集热腔。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缓冷段高效热能利用结构的隧道窑,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所述第一高温段的出口与第一交接口、第二高温段的进口与第二交接口布置于不同直线上将缓冷段设计成具有多道回转式的,减小了场地占用面积;将缓冷段和高温段连接处的热能进行回收并对缓冷段进行供热,大大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为保证缓冷段中的温度,缓冷段中无需单独供热,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能型热风循环隧道窑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同鑫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同鑫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84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