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源蜂鸣器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9357.7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3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蒋春华;张玮;黄小哲;赖文利;李冬冬;苟建波;卢万海;刘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玮旭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9/12 | 分类号: | G10K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8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源 蜂鸣器 驱动 装置 | ||
1.一种无源蜂鸣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波发生电路、驱动控制电路和中央控制电路;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其电源端与电源连接,其输出端与蜂鸣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中央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命令以及方波电路输出的方波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命令和方波控制信号控制蜂鸣器发声;
所述方波发生电路,用于给无源蜂鸣器提供驱动频率可调的方波控制信号,其输出端与驱动控制电路的方波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通断控制电路以及蜂鸣器控制电路;
所述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蜂鸣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通断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中央控制电路连接,通断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电源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蜂鸣器控制电路的方波信号输入端与方波发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蜂鸣器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蜂鸣器的负极连接,蜂鸣器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接地;所述方波发生电路与中央控制电路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蜂鸣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波发生电路包括芯片MAX038、与MAX038的连接的调频电路和用于控制调频支路通断的调频控制电路;
所述调频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3、电容C4,电阻R4的一端与芯片MAX038的IIN引脚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经电阻R5电源端连接,电容C3的一端与芯片MAX038的COSC引脚连接,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4并联与电容C3两端,电阻R6的一端与芯片MAX038的FADJ引脚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源蜂鸣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频控制电路包括光耦G1、光耦G2、光耦G3、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3、电阻R12、电阻R13和电阻R14,继电器J1的开关K1设置于电容C4与接地端之间,继电器J1的励磁线圈X1的一端与光耦G1的三级管的发射极连接,光耦G1的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电阻R12与电源连接,光耦G1的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中央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光耦G1的二极管的负极接地,继电器J1的励磁线圈X1的另一端接地;继电器J2的开关K2设置于电容C3与接地端之间,继电器J2的励磁线圈X2的一端与光耦G2的三级管的发射极连接,光耦G2的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电阻R13与电源连接,光耦G2的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中央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光耦G2的二极管的负极接地,继电器J2的励磁线圈X2的另一端接地;继电器J3的开关K3并联与电阻R5的两端,继电器J3的励磁线圈X3的一端与光耦G3的三级管的发射极连接,光耦G3的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电阻R14与电源连接,光耦G3的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中央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光耦G1的二极管的负极接地,继电器J3的励磁线圈X3的另一端接地,继电器J3的励磁线圈的另一端接地,其中,继电器J1、继电器J2、继电器J3为常开型继电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源蜂鸣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为无源蜂鸣器提供电源的供电电路和为无源蜂鸣器提供余音电量的余音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三极管Q2、电阻R7、电阻R8和电阻R9,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电阻R7与电源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8与电源连接,三极管Q2发射极经电阻R9与无源蜂鸣器的正极连接,其中三极管Q2为NPN型三极管;
所述余音电路包括极性电容C1和电阻R10,极性电容C1的正极经电阻R10与电阻R9和无源蜂鸣器的正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极性电容C1的负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源蜂鸣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4、电阻R17、光耦G5、电阻R16,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阻R8和三极管Q2的基极的公共连接点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基极经电阻R17与光耦G5的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光耦G5的三极管经电阻R16与电源连接,光耦G5的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中央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光耦G5的二极管的负极接地,其中,三极管Q4为NPN型三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玮旭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玮旭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93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隐形七彩反光材料
- 下一篇:一种免喷涂防刮乘用车前保险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