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的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9580.1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9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洲;廖禹;姜明瑞;姜文青;奉祁林;蔡浩;王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储存 危险 气体 容器 泄漏 发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的发生装置。该发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控制信号发生器、驱动装置、气泵装置、锥形瓶容器、水浴加热装置、气体喷嘴、第一外部电源和第二外部电源。控制信号发生器用于根据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特性曲线输出对应控制信号,驱动装置用于依据控制信号改变输入电流控制电机功率,气泵装置用于按照特定的特性曲线释放气体,锥形瓶容器用于盛放模拟危险物质,水浴加热装置用于加热酒精,气体喷嘴用于均匀释放酒精气体。本专利依据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特性曲线来释放酒精气体,为此类定位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源头的实验研究,提供一种易于实现的、无危害的、模拟效果显著的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污染源定位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拟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的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不管在生活还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些危险气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家中经常使用易燃的天然气作为灶台的能源、在化工厂的生产线上大多都会产生有毒或者易燃爆的危险气体等。
因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的重大事故频频发生,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及巨大的财产损失,由此人们愈来愈重视危险气体带来的安全问题。同时,也有许多预防、检测危险气体的泄露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利用机器人去定位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源。
找到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源,能够帮助我们第一时间分析气体特性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控制气体的扩散,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了验证提出定位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源的方法可行性和优越性时,需要营造一种释放特性与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相似的实验环境。
因此,设计一种用于模拟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的发生装置,是开展定位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研究的必备条件。目前在已有的模拟气体发生装置中,还未有专门用于模拟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的发生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的、易于实现的、无危害的且效果显著的模拟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的发生装置,营造与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特性相似的环境,适用于源定位研究领域。
本专利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模拟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导线串行连接的控制信号发生器、驱动装置、气泵装置,通过橡胶软管密实地串行连接且接通的气泵装置、锥形瓶容器、源改进装置,所述控制信号发生器由第二外部电源提供12V电能,设置两个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端口连接到所述驱动装置的信号输入端,所述驱动装置由第一外部电源提供24V电能,设置两个控制信号输入端和两个电能输出端,电能输出端双线连接到所述气泵装置的电能输入端,利用所述控制信号发生器传输的信号,控制所述气泵装置的旋转方向及电能输出的大小,进而控制气泵装置的功率大小,最后达到控制源释放的速率地目的。所述气泵装置设置两个电源输入端及一个空气释放端,空气释放端单线连接到所述锥形瓶容器的气体输入端,根据所述驱动装置提供的电能来驱动电机旋转,喷出空气沿着橡胶软管进入到所述锥形瓶容器中,所述锥形瓶容器放置在所述源加热装置中,设置一个气体输入端及气体输出端,且容器中装置着酒精,气体输出端通过塑料短管单线连接源改进装置,通过所述气泵装置喷入气体增加流速,改变其压强,使其酒精气体从输出端被释放,所述水浴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锥形瓶容器中的酒精,增加酒精挥发的速率,并且提高释放酒精气体的温度,从而保证释放酒精气体与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特性有很好的相似性,确保实验的准确度,所述气体喷嘴设置一个气体输入端及若干等分布的气体释放小孔,用于将从锥形瓶容器释放的酒精气体更加均匀地释放,最后,要将第一外部电源与第二外部电源的负极用单导线连接在一起,确保控制信号发生器与驱动装置共地,使其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占空比与气泵装置的功率关系式依据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特性曲线,保证酒精气体释放特性与储存危险气体容器泄漏特性相一致。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组成装置简便,接线简单,便于操作,成本低廉,易于实现。
产生信号占空比与电机功率之间的关系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95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