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测试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9588.8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2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潘静瑜;邱健龙;叶华;林精锐;张晃;刘贤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亿兴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测试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蓄电池测试接头,包括枢转轴、两夹板和扭簧,两夹板通过枢转轴相互铰接使其前端可相对开合,扭簧套设在枢转轴上且其两作用端分别作用在两夹板上使两夹板的前端保持闭合,两夹板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竖直延伸的夹持片,两夹持片为弧形结构以抱住蓄电池极柱。夹持片竖直延伸结构增加夹持片与蓄电池极柱的接触面积、减少回路连接内阻,使夹持片与蓄电池极柱的连接更稳定,不容易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蓄电池测试接头。
背景技术
蓄电池测试接头广泛应用于蓄电池测试领域中,现有的测试接头多为测试笔或测试夹,测试笔使用方便但是难以稳定固定于蓄电池极柱上,测试夹则多为平口夹,接触面积小容易脱落,且平口夹的夹口高度远小于电池极柱,只能夹住蓄电池极柱的一部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蓄电池测试接头。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蓄电池测试接头,包括枢转轴、两夹板和扭簧,两夹板通过枢转轴相互铰接使其前端可相对开合,扭簧套设在枢转轴上且其两作用端分别作用在两夹板上使两夹板的前端保持闭合,两夹板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竖直延伸的夹持片,两夹板的后端设置有握柄。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片高度等于蓄电池极柱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片和握柄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夹板上设置插孔,安放测试导线。
进一步的,所述夹板由铜或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夹板后端的握柄部位包有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蓄电池测试接头,夹持片弧形结构增加夹持片与蓄电池极柱的接触面积、减少回路连接内阻,使夹持片与蓄电池极柱的连接更稳定,不容易脱落。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蓄电池测试接头,夹持片竖直延伸结构增加夹持片与蓄电池极柱的接触面积、减少回路连接内阻,使夹持片与蓄电池极柱的连接更稳定,不容易脱落。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蓄电池测试接头,夹持片弧形结构能适应多种类型蓄电池极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绝缘层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蓄电池测试接头,包括枢转轴4、两夹板和扭簧5,夹板由铜或钢材料制成,两夹板通过枢转轴4相互铰接使其前端可相对开合,扭簧5套设在枢转轴4上且其两作用端分别作用在两夹板上使两夹板的前端保持闭合,两夹板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竖直延伸的夹持片1,两夹持片1为弧形结构以抱住蓄电池极柱,夹持片1高度与蓄电池极柱高度相同,夹身弧度与极柱外圆柱相同,两夹板的后端设置有握柄2,夹持片和握柄2一体成型,夹板后端的握柄2部位包有绝缘层,握柄2绝缘层内设置有插孔3,安放测试导线。使用时用手握住握柄2外的绝缘层,将夹持片1通过扭簧5打开,然后将夹持片1套于绝缘垫内、蓄电池极柱外,最后松开握柄2,夹持片1弧形结构和竖直延伸结构增加夹持片1与蓄电池极柱的接触面积、减少回路连接内阻,使夹持片1与蓄电池极柱的连接更稳定,不容易脱落,且能适应多种类型蓄电池极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亿兴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公司,未经泉州亿兴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95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暖风机用机械密封
- 下一篇:一种线缆敷设用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