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型造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9667.9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9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佟景许 | 申请(专利权)人: | 珍仁堂(北京)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型造口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内置型造口装置,包括有置于腹腔内肠管部分内的内环、位于腹壁外肠管部分的外端的外环、连接装置和连接在外环上的便袋,连接装置一端与内环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环相连通,连接装置内设置有供便水流出的通道,通道与便袋相连通,且内环的外壁与腹腔内肠管部分的内壁紧密贴合。肠管内的便水从内环进入到连接装置的通道内从外环流出,流至便袋内,便水从连接装置的通道直接进入到便袋内,不易泄露,便水不会外泄到造瘘口周边皮肤上,不会引起造瘘口周围皮肤皮疹和过敏。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避免便水外溢至造瘘口周边皮肤而引起皮炎和容易发生化学胶过敏等并发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置型造口装置。
背景技术
肠造瘘术(肠造口术)是常见的医疗技术手段,肠造口术是在肠道造一开口,以替代原来肛门的功能。目前解决术后造口护理与应用的方法是采用环型化学底胶座套粘于造口周围,外接便袋以达到日常应用与护理,但是目前技术无法避免便水外溢至造瘘口周边皮肤上,而引起皮疹、皮炎等并发症,同时因需要化学胶粘贴于皮肤固定,容易引起化学胶过敏、刺激等并发症。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无法避免便水外溢至造瘘口周边皮肤而引起皮炎和容易发生化学胶过敏等并发症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型造口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避免便水外溢至造瘘口周边皮肤而引起皮炎和容易发生化学胶过敏等并发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型造口装置,包括有置于腹腔内肠管部分内的内环、位于腹壁外肠管部分的外端的外环、连接装置和连接在所述外环上的便袋,所述连接装置一端与所述内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外环相连通,所述连接装置内设置有供便水流出的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便袋相连通,且所述内环的外壁与所述腹腔内肠管部分的内壁紧密贴合。
优选地,所述外环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便袋的便袋口嵌入的凹槽,所述凹槽环绕所述外环的周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的材质均为弹性材质。
优选地,所述内环的弹性大于所述外环的弹性。
优选地,所述内环的材质为硅胶或塑料。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为长桶状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与所述内环相连接的一端的内径与所述内环的内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连接带的材质为柔性塑料或硅胶材质。
优选地,所述外环的外径为70mm。
优选地,所述便袋口的直径为70mm,且所述便袋口设置有封闭环,所述封闭环能够嵌入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内环的外径为28-32mm。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置型造口装置,包括有内环、外环、连接内环和外环的连接装置和连接在外环上的便袋,在使用时,内环置于腹腔内肠管部分的内部,外环置于腹壁外肠管部分的外端,并且内环的外壁与腹腔内肠管部分的内壁紧密贴合,肠管内的便水从内环进入到连接装置的通道内从外环流出,流至便袋内,便水从连接装置的通道直接进入到便袋内,不易泄露,便水不会外泄到造瘘口周边皮肤上,不会引起造瘘口周围皮肤皮疹和过敏。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避免便水外溢至造瘘口周边皮肤而引起皮炎和容易发生化学胶过敏等并发症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珍仁堂(北京)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珍仁堂(北京)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96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稻谷分选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游乐场巨碗型漩涡滑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