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织造结构过滤滤布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1972.1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9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蒋秋冉;沈娟丽;杨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誉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14 | 分类号: | B01D39/14;B32B9/00;B32B9/04;B32B27/02;B32B27/12;B32B27/36;B32B2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造 结构 过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织造结构过滤滤布,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织造过滤内层和织造过滤面层;织造过滤内层和织造过滤面层呈三明治结构,织造过滤面层复合在织造过滤内层的两面;织造过滤面层通过过滤包芯纱作为经、纬纱,采用经山形斜纹组织编织而成;过滤包芯纱包括芯纤维束和包缠纤维层;织造过滤内层由碳纤维纱线采用平纹组织编织而成;碳纤维纱线由多根碳纤维单丝加捻并股而成;织造过滤内层和织造过滤面层之间通过细旦锦纶丝缝合进行复合。本实用新型采用织造结构,滤阻小,结构强度好,耐压性能好,过滤效率高,便于清理,能够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织造结构过滤滤布。
背景技术
2013年以来环境问题倍受瞩目,焦点集中在城市水资源污染问题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治理城市河流污染,还城市地下水以清洁的工作迫在眉睫。其实水污染的问题一直存在,水处理的工作也一刻不曾停歇。现有的水过滤设备的好坏往往取决于过滤滤芯材料的好坏。现有的过滤滤芯除了活性炭吸附材料外,多采用过滤滤布配合实现过滤效果。
传统过滤滤布多采用非织造结构,如无纺布或熔喷非织造布,具有滤阻大的缺点,若要维持较小压降,则会牺牲过滤效率,若要实现较高的过滤效率,往往需要增厚或混合超细纤维,致使压降显著提高,此外非织造滤布机械性能较差,清理困难,需要频繁更换,最终导致使用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织造结构过滤滤布,采用三层复合结构,通过平纹结构的织造过滤内层和经山形斜纹结构的织造过滤面层协同配合,解决了现有的非织造结构滤布滤阻大,过滤效率低,机械性能较差,清理困难,需要频繁更换,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织造结构过滤滤布,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织造过滤内层和织造过滤面层;所述织造过滤内层和织造过滤面层呈三明治结构,所述织造过滤面层复合在所述织造过滤内层的两面;所述织造过滤面层通过过滤包芯纱作为经、纬纱,采用经山形斜纹组织编织而成;所述过滤包芯纱包括芯纤维束和包缠纤维层;所述芯纤维束由异形截面涤纶长丝并股而成;所述包缠纤维层由丙纶短纤螺旋包缠在所述芯纤维束外形成;所述织造过滤内层由碳纤维纱线采用平纹组织编织而成;所述碳纤维纱线由多根碳纤维单丝加捻并股而成;所述织造过滤内层和织造过滤面层之间通过细旦锦纶丝缝合进行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织造过滤面层的经密为280-300根/10cm;所述织造过滤面层的纬密为65-80根/1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包芯纱为16.8-21.6tex。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异形截面涤纶长丝的径向截面为三角形、三叶形、六叶形中的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芯纤维束呈无加捻的直芯结构。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纱线由500-1200根碳纤维单丝加捻并股而成。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单丝的直径为5-8μm。
优选的,所述织造过滤内层的经密为420-460根/10cm,所述织造过滤内层的纬密为380-425根/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誉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誉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1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