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OLED屏偏光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3521.1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2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罗通明;王宁;韦鑫鑫;周洪名;黄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创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G01N21/88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齐海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oled 偏光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OLED屏偏光检测装置,包括有外壳体和外壳体内设置有发光板、偏光装置、45度分光镜、结构光栅和设置在外壳体上盖板上的观察透镜。观察透镜上覆着有增透膜,所述发光板由固定板和发光珠构成,固定板为玻璃纤维板。偏光装置包括有光漫反射板、第一棱形集光模、第二棱形集光模和偏光板。光漫反射板为亚克力光漫射板,偏光板为亚克力偏光板。45度分光镜、由平板透明玻璃片、50:50分光膜和增透膜构成。所述50:50分光膜覆着在平板透明玻璃片朝向偏光装置的一侧,所述增透膜覆着在平板透明玻璃片朝向观察透镜的一侧。
技术领域
OLED屏偏光检测装置,涉及光学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OLED屏检测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OLED屏即有机发光显示器,被称之为第三代显示技术,被誉为“梦幻显示器”。OLED不仅更轻薄、能耗低、亮度高、发光率好、可以显示纯黑色,并且还可以做到弯曲,是当今的曲屏电视和手机显示屏的首选材料。
影响OLED显示屏质量的的主要因素为点、线缺陷,随着显示屏分辨率的的不断提高,对其进行人工检测的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现有检测方法是人眼,有局限性,对于微小的凸点,凹陷,水波纹等轻微缺陷的检测,非常困难,人眼直接观察法检测,长时工作灯光对人眼视力有影响。
现有常规照明光源无法拍出对比度高的效果,检测稳定性低,无法做到大面积、大视野的快速检测。针对制造工艺过程中微小颗粒的污染,造成这些缺陷隐藏在 OLED 像素的内部,尺寸小,通常为几十微米,灰度与背景类似,对比度低且发光亮度不均匀,这些缺陷人工检测很难发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OLED屏偏光检测装置。
所述偏光检测装置是利用同轴向的自然光与偏振光同时照射OLED屏,偏振光在结构光栅板的作用下透过OLED屏玻璃基板投射到 OLED屏内部的有机材料涂层,有机材料涂层有缺陷部位的光栅影像会产生几何变形,几何变形会通过自然光反射到人眼或检测成像装置中,通过人眼或检测成像装置处理分析这些几何变形而实现OLED屏缺陷检测的目的。
如上所述的结构光栅板为金属板,所述结构光栅板上均匀制有条状槽,所述条状槽为贯穿结构光栅板上下表面通透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OLED屏偏光检测装置,包括有外壳体和外壳体内设置有发光板、偏光装置、45度分光镜、结构光栅和设置在外壳体上盖板上的观察透镜。
具体的,所述发光板由固定板和发光珠构成,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为玻璃纤维板。
具体的,偏光装置包括有光漫反射板、第一棱形集光模、第二棱形集光模和偏光板。优选的,所述光漫反射板为亚克力光漫射板,所述偏光板为亚克力偏光板。
具体的,所述45度分光镜由平板透明玻璃片、分光膜和增透膜构成。所述分光膜覆着在平板透明玻璃片朝向偏光装置的一侧,所述增透膜覆着在平板透明玻璃片朝向观察透镜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分光膜为50:50分光膜。
具体的,所述结构光栅板为金属板,所述结构光栅板上均匀制有条状槽,所述条状槽为贯穿结构光栅板上下表面通透设置。
为增强观察透镜的透光度,提高人眼或检测成像装置的识别效果,所述观察透镜上覆着有增透膜。
为避免发光板通电后产生的热量对检测装置内部结构造成损伤,影响OLED屏检测效果,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有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OLED屏偏光检测装置其有益的效果是,在检测片幅较大的OLED屏时,可将检测装置设置在移动平台上对OLED屏进行移动分区域检测,检测时不受OLED屏幅度大小的影响,可检测OLED屏范围广。利用偏振光进行检测,效率更高、检测效果更稳定误判率低,对检测人员肉眼无伤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创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创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35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