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VC结构壁管内壁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4142.4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0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邓伟玲;唐化武;张主安;王帅帅;吴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宜化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89 | 分类号: | B29C48/89;B29C48/09;B29C3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穆旭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结构 内壁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VC结构壁管内壁冷却装置,涉及璧管内壁冷却技术领域,包括主箱、水箱、鼓风机与滚轮,所述主箱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管,所述主箱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转化机构,所述鼓风机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出风机构,所述支撑转化机构包括有置物箱、设于置物箱内部靠近一侧位置的放置箱、设于放置箱一侧外表面的传力杆、设于传力杆下端外表面的从动盘、固定连接于从动盘下端外表面的四轴齐动盘、设于四轴齐动盘一侧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的第二控行杆、设于四轴齐动盘另一侧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的第一控行杆,使得设备既可以稳定的放置在地面又可以轻便的移动,风冷机构与PVC管之间的连接方式较为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璧管内壁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VC结构壁管内壁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PVC管在生产设备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高温,由于PVC管的材质为塑料,所以高温环境中的PVC管可能会被融化,造成PVC管的变形,严重的更会使得 PVC管在设备上移动时被扯破,故而,PVC管在生产时需要对PVC管的内壁或者表面进行降温,现在最常用的PVC管降温方式为水冷降温与风冷降温,专用PVC降温的设备我为PVC结构璧管内壁冷却装置,这种装置有着良好的冷却效果。
现有的PVC结构璧管内壁冷却装置在结构与功能上不够完善,尚有待改进之处,首先,现有技术中的风冷机构与管道的之间的连接较为复杂,使得操作起来较为繁琐,而且随着PVC管道直径的不同,出风管道还要随之改变,其次,设备属于较重型设备,在放置时需要稳定放置,在移动时要能够轻便移动,现有的设备不能够将简便移动与稳定放置同时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VC结构壁管内壁冷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冷管机构与PVC管道之间的连接较为复杂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设备不可以既能够轻便的移动又能够稳定的放置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PVC结构壁管内壁冷却装置,包括主箱、水箱、鼓风机与滚轮,所述主箱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管,所述主箱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转化机构,所述鼓风机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出风机构。
所述支撑转化机构包括有置物箱、设于置物箱内部靠近一侧位置的放置箱、设于放置箱一侧外表面的传力杆、设于传力杆下端外表面的从动盘、固定连接于从动盘下端外表面的四轴齐动盘、设于四轴齐动盘一侧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的第二控行杆、设于四轴齐动盘另一侧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的第一控行杆、设于第二控行杆下端外表面的第二升降柱,固定安装于第一控行杆下端外表面的第一升降柱。
优选的,所述出风机构包括集风管、设于集风管一侧外表面的出风管、设于出风管内部靠近下端位置的置物槽、设于置物槽内部的第一绕线轮、贯穿第一绕线轮的第一绕旋柱、缠绕于第一绕线轮外表面的第一紧固绳、设于出风管一侧外表面的封紧皮袋。
优选的,所述出风管的内部靠近上端位置的设置有第二绕旋槽,第二绕旋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绕线轮,第二绕线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绕旋柱,第二绕线轮的外表面缠绕有第二紧固绳,第二绕线轮与第一绕线轮的数量均为四组。
优选的,所述封紧皮袋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钉,且封紧皮袋通过固定钉与出风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挂环,所述冷却水管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挂钩,所述主箱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鼓风机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力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从动柱,且传力杆通过从动柱与从动盘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箱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机,液压机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传动轴,液压机通过传动轴与传力杆固定连接,液压机的输入端与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VC结构壁管内壁冷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宜化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宜化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41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