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浆纱机双进浆形式的浆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4282.1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4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路明德;崔运喜;张磊;王轩轩;李新奇;董意民;范世奇;娄建锋;石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纺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06 | 分类号: | D06B3/06;D06B23/20;D06B2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浆纱机 双进浆 形式 浆纱 装置 | ||
一种用于浆纱机双进浆形式的浆纱装置,包括浆槽,按纱线前进方向由后至前依次设置在浆槽中的第一压浆辊、上浆辊、第二压浆辊,以及位于第一压浆辊后部、浆槽后上方用于引导纱线进入浆槽的导辊,所述浆槽包括按槽内浆液流向由后至前依次设置的主浆槽和预热浆槽,预热浆槽底部通过输浆管路与用于输送浆液的循环泵相连,循环泵的浆液出口与输浆管相连接,输浆管的浆液出口分别与上输浆管、下进浆管相连接;下进浆管的浆液出口由浆槽底部接入主浆槽后部;上输浆管的浆液出口与位于主浆槽上方的上进浆管相连接,上进浆管以与上浆辊轴向相平行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压浆辊与上浆辊之间形成的浆液聚集区内,且上进浆管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出浆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纺织机械的浆纱机设备,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浆纱机双进浆形式的浆纱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经纱的织造性能,机织准备工程中采取的有效办法便是上浆。即对经纱施加粘着性材料为主体的浆液,作用于经纱表面一定深度,烘干后形成浆与纱线一体的浆纱结构。纱线上浆是在浆槽中完成的,纱线在浆槽中完成浸浆后由压辊轧出多余浆液,完成纱线上浆。为保证浆液流动、不结浆皮,浆槽都有循环装置,浆液由预热浆槽流向主浆槽。不管浆槽何种形式,目前主浆槽进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主浆槽有一根进浆管,并且进浆管在主浆槽液面下,这种方式不能满足所有工艺形式的浆纱装置。二是在上浆辊与第一压浆辊挤压区上方有一喷淋管,进行淋浆,但淋浆装置存在堵塞、出浆量不足、倒挂浆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浆纱机双进浆形式的浆纱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浆纱机双进浆形式的浆纱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浆液的浆槽,按纱线前进方向由后至前依次设置在浆槽中的第一压浆辊、上浆辊、第二压浆辊,以及位于第一压浆辊后部、浆槽后上方用于引导纱线进入浆槽的导辊;所述浆槽包括按槽内浆液流向由后至前依次设置的主浆槽和预热浆槽,所述预热浆槽底部通过输浆管路与用于输送浆液的循环泵相连,循环泵的浆液出口与输浆管相连接,所述输浆管的浆液出口分别与上输浆管、下进浆管相连接;所述下进浆管的浆液出口由浆槽底部接入主浆槽后部;所述上输浆管的浆液出口与位于主浆槽上方的上进浆管相连接,所述上进浆管以与上浆辊轴向相平行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压浆辊与上浆辊之间形成的浆液聚集区内,且上进浆管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出浆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压浆辊、第二压浆辊位于浆槽浆液液面的上方,与浆液不接触;所述上浆辊下部位于浆槽浆液液面内。
本实用新型中上进浆管出浆口或管体淹没在第一压浆辊与上浆辊形成的浆液聚集区内。所述浆槽内的浆液流向与纱线前进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压浆辊与第二压浆辊表面均采用橡胶材质包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浆液盛放在预热浆槽中,循环泵将预热浆槽中的浆液通过输浆管分别输送到第一压浆辊与上浆辊挤压形成的浆液聚集区和主浆槽内;纱线经过导辊、设置在浆槽中的第一压浆辊、上浆辊、第二压浆辊完成上浆过程;位于第一压浆辊与上浆辊之间的浆液聚集区的浆液从辊子两端流入主浆槽,由下进浆管输送到主浆槽的浆液与从辊子两端流进的浆液汇聚形成整个主浆槽浆液的流动,进入预热浆槽,形成浆液循环,避免主浆槽内结浆皮,所述主浆槽内浆液流动方向与纱线走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纺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纺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42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