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院前急救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4508.8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7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詹申;杨玉芊;张浩斌;王睿;李强;郭玲玲;杨郁葱;王东;王世荣;李星儒;史建华;张冶;吴雪;朱虹;韩帅;姜明明;张荣;包莹;刘伟;刘音;崔锐;李宁宁;周红丽;窦俊杰;高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微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1/0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7000 辽宁省本***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急救 担架 | ||
一种多功能院前急救担架,包括铰接轴,旋转锁紧装置,侧面横梁,伸缩立柱,伸缩手柄,臂部固定装置,身体固定网,腿部固定装置,脚部托,定位装置,固定网拆卸连接装置;其中:两侧的侧面横梁之间设置有柔性布,承重患者;担架每一侧的侧面横梁分为三段,相邻两段之间通过铰接轴和旋转锁紧装置连接,首尾两段侧面横梁下部设置有伸缩立柱,首尾两段侧面横梁外部设有伸缩手柄;身体固定网通过固定网拆卸连接装置与侧面横梁连接;两个腿部固定装置设置在侧面横梁上,脚部托通过定位装置安装在侧面横梁靠近下部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原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适用于院前急救时使用,尤其适用于上下楼梯或寒冷环境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急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多功能院前急救担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担架在救护车前往接患者时,在使用无法兼顾不同体型的患者,上下楼梯存在患者滑脱问题,需要医护人员额外辅助扶着,存在安全隐患,人力需求较多。另外,普通担架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满足院前急救抬患者,上下楼梯时方便使用,特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院前急救担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院前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院前急救担架,包括铰接轴1,旋转锁紧装置2,侧面横梁3,伸缩立柱4,伸缩手柄5,气枕6,电源7,臂部固定装置8,身体固定网9,柔性连接带10,腿部固定装置11,脚部托12,定位装置13,固定网拆卸连接装置14;
其中:两侧的侧面横梁3之间设置有柔性布,承重患者;担架每一侧的侧面横梁3分为三段,相邻两段之间通过铰接轴1和旋转锁紧装置2连接,首尾两段侧面横梁3下部设置有伸缩立柱4,首尾两段侧面横梁3外部设有伸缩手柄5;
气枕6设置在柔性布头部对应位置,电源7设置在侧面横梁3内,两个臂部固定装置8设置在侧面横梁3靠近上部位置,身体固定网9通过固定网拆卸连接装置14与侧面横梁3连接,身体固定网9上带有柔性连接带10;
两个腿部固定装置11设置在侧面横梁3上,脚部托12通过定位装置13安装在侧面横梁3靠近下部的位置。
所述的身体固定网9内部设置有电加热毯,适于寒冷环境中转运患者。
所述的脚部托12周围是硬质矩形框,中间是尼龙网结构。
所述的臂部固定装置8为柔性套结构。
所述的伸缩立柱4为螺旋升降杆结构,伸出能承重。
所述的侧面横梁3为矩形管结构,矩形结构便于临时安装输液支架等辅助医疗器械。
定位装置13为角度可调锁紧机构,脚部托1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能定位在45°~90°之间任意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院前急救担架,原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适用于院前急救时使用,尤其适用于上下楼梯或寒冷环境中使用,侧面横梁下部设置的伸缩立柱,能够满足较远距离抬患者时,临时放下缓劲或现场实施救治时,担架作为操作台,便于施救者站立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多功能院前急救担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微,未经王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45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一、二级涡轮盘锻件
- 下一篇:一种可自锁的吊笼电动翻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