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角度蹦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5932.4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8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宋寿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寿圭 |
主分类号: | A63B5/11 | 分类号: | A63B5/11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廖银洪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安山市常绿区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蹦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角度蹦床,包括蹦床架及设置于蹦床架上的主跳布,所述主跳布的边沿至少连接有1个侧跳布,所述侧跳布的底端安装有可伸缩的支撑杆。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蹦床,结构设计合理,可多角度弹跳,可以有效增加运动量,同时还增加蹦床使用的趣味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蹦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角度蹦床。
背景技术
蹦床运动是集健身、娱乐、观赏和竞技于一身的综合性运动项目,此运动项目老少皆宜,在娱乐的同时对人的身体具有很大帮助,比起慢跑等普通运动,蹦床是更能消耗卡路里的健身方式。数据显示,持续跳跃十分钟就相当于慢跑半小时消耗的卡路里。因此长期坚持蹦床运动,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和改善脂肪氧化,预防减轻肥胖症状。大幅度的蹦床跳跃运动可促进全身血液、淋巴液和各种体液的流通,从而达到预防和减轻疾病的功效,如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预防肾结石、增强心肺功能、平衡血压、提高身体协调性、有助于睡眠等。
目前市场上的蹦床基本上都由蹦床腿、边框、跳布、弹性连接件、护套、护栏和护网组成。蹦床的外形起决于边框的形状,跳布用弹性连接件固定在边框上,护套固定在边框的表面,边框和护栏固定在蹦床腿上,护网固定在护栏上。现有的蹦床架固定方式形式较为单一,造型也不太美观,结构稳定性较差,且安装操作不太方便。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11.21公开了一件专利号为CN202538226U,名称为“连体小蹦床”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如下技术特征:包括蹦床腿、边框、跳布、弹性连接件、护垫、扶手,所述的蹦床腿上至少设置两个不同高度边框,各边框上分别设置跳布,不同高度边框上的跳布之间形成台阶状,所述各边框、蹦床腿及扶手连接成为一整体结构。
但是,现有的蹦床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人体仅可作上下运动,弹跳角度单一,运动量受到限制;2)无防护措施,安全性能较低;3)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适用于身高较高或较低的人群。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角度蹦床,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角度蹦床。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蹦床,结构设计合理,可多角度弹跳,可以有效增加运动量,同时还增加蹦床使用的趣味性;在蹦床架上还设有一横杆,可提高安全性能;蹦床的顶端还设有扶手,以供身高较高的人群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角度蹦床,包括蹦床架及设置于蹦床架上的主跳布,所述主跳布的边沿至少连接有1个侧跳布,所述侧跳布的底端安装有可伸缩的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跳布的边沿连接有侧跳布,并且可通过伸缩侧跳布底端的支撑杆,以调整侧跳布的倾斜角度,从而可更好地实现多角度弹跳,可以有效增加运动量,同时还增加蹦床使用的趣味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跳布与所述蹦床架连接处相邻的两端均连接有侧跳布。
由于以上结构,主跳布的两侧对称布置有侧跳布,可进一步地提升多角度弹跳的整体效果,运动量得到明显增加。
作为一种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侧跳布远离与所述主跳布连接处的一端的底部,安装有垂直于所述侧跳布延伸方向的支撑杆。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套筒、连接杆和U形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侧壁上靠近其底端附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侧壁上沿其延伸方向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U形套筒侧壁上靠近其端口附近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滑动套接于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U形套筒内。
由于以上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所述侧跳布的倾斜角度,可先通过螺丝或插销等穿过连接杆上的第二通孔再分别穿过第一通孔、第三通孔,使得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套筒、U形套筒稳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寿圭,未经宋寿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59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