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警示牌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6001.6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6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苑仁英;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苑仁英 |
主分类号: | G09F7/22 | 分类号: | G09F7/22;G09F7/18;G09F13/00;G08B5/36;H02J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7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警示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警示牌,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顶部贯穿至固定壳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框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壳、第一电机、第一旋转杆和框架,能够带动警示牌本体旋转,增加警示范围,通过设置设备箱、电机箱、第二电机、第二旋转杆、椭圆块、推板、推杆、复位盒、连接板、弹簧和连接杆,能够带动警示牌本体左右移动,避免行人忽略警示牌本体,增加了警示效果,解决了现有建筑施工用警示牌警示效果较差的问题,该建筑施工用警示牌,具备警示效果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警示牌。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蓬勃的发展起来,建筑行业中的一些辅助设备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在建筑的辅助设备中,施工用警示牌是建筑工地上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设备,它的作用是来提醒人们前方有危险,能够更好地使人们知道要绕道而行,现在市面上的建筑施工用警示牌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是现有市面上的建筑施工用警示牌存在不可转动和左右移动的问题,固定不动的警示牌警示效果较差,不利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警示牌,具备警示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建筑施工用警示牌警示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警示牌,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顶部贯穿至固定壳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腔设置有警示牌本体,所述框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设备箱,所述设备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腔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前端依次贯穿电机箱和设备箱延伸至设备箱的内腔并套设有椭圆块,所述椭圆块的左侧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左侧依次贯穿设备箱和框架延伸至框架的内腔并与警示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复位盒,所述复位盒内腔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依次贯穿复位盒和框架延伸至框架的内腔并与警示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警示牌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警示灯。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底座的顶部,所述椭圆块的左侧与推板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杆的表面与固定壳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的表面与电机箱和设备箱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于推板左侧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于连接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
优选的,所述框架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两个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推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设备箱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壳、第一电机、第一旋转杆和框架,能够带动警示牌本体旋转,增加警示范围,通过设置设备箱、电机箱、第二电机、第二旋转杆、椭圆块、推板、推杆、复位盒、连接板、弹簧和连接杆,能够带动警示牌本体左右移动,避免行人忽略警示牌本体,增加了警示效果,解决了现有建筑施工用警示牌警示效果较差的问题,该建筑施工用警示牌,具备警示效果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苑仁英,未经苑仁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6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固态功率控制器散热结构
- 下一篇:无人车电源系统及无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