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新型冷却水道结构的螺杆泵泵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9046.9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7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周罗彬;薛华军;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安江工业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29/04;F04C18/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汪利胜 |
地址: | 3116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新型 冷却 水道 结构 螺杆 泵泵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新型冷却水道结构的螺杆泵泵体,旨在解决螺杆泵使用过程中冷却效果不佳的不足。泵体上设有泵腔,泵体内设有若干圈冷却腔,冷却腔呈C形结构且环绕泵腔设置,相邻两冷却腔之间首尾连通,泵体前部设有和前部的冷却腔连通的进水孔,泵体后部设有和后部的冷却腔连通的出水孔。这种带有新型冷却水道结构的螺杆泵泵体保证了在螺杆泵使用过程中冷却水流动通畅,整个泵体都能得到冷却,且流道单通冷却水无累积,大大提高了螺杆泵泵体的冷却效果,降低了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杆泵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有新型冷却水道结构的螺杆泵泵体。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真空技术也在不断地快速发展,各种真空设备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其中螺杆式真空泵以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寿命长、腔内完全无油对工件无污染、可直排且机械振动和噪音小、转速高且对介质粘度不敏感等优点而被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表面处理、化工、半导体、热核聚变、光伏、微纳米加工、电子行业、真空镀膜等行业。螺杆泵作为干式真空泵通过两个转子之间挤压气体进行抽真空和运输气体的工作。在气体挤压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会导致轴承油封损坏、泵转子膨胀过大而卡住等严重后果。所以需要具备优良冷却效果的的螺杆泵泵体使其冷却,避免螺杆泵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过热的问题。但是目前使用的很多螺杆泵,冷却效果不佳,增加了螺杆泵运行的故障率,缩短了螺杆泵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螺杆泵使用过程中冷却效果不佳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有新型冷却水道结构的螺杆泵泵体,它保证了在螺杆泵使用过程中冷却水流动通畅,整个泵体都能得到冷却,且流道单通冷却水无累积,大大提高了螺杆泵泵体的冷却效果,降低了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新型冷却水道结构的螺杆泵泵体,泵体上设有泵腔,泵体内设有若干圈冷却腔,冷却腔呈C形结构且环绕泵腔设置,相邻两冷却腔之间首尾连通,泵体前部设有和前部的冷却腔连通的进水孔,泵体后部设有和后部的冷却腔连通的出水孔。
泵体内的若干个C形结构的冷却腔环绕泵腔设置,冷却水从进水孔进入冷却腔,经过若干个冷却腔,冷却水环绕泵体流动,流经范围大,冷却水流动通畅,使整个泵体都能得到冷却,且流道单通冷却水无累积,大大提高了螺杆泵泵体的冷却效果,降低了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泵体下部和冷却腔一一对应设有若干排水孔。螺杆泵在不工作时可以开启排水孔排出冷却水。
作为优选,泵体上和排水孔一一对应设有连接管柱,连接管柱与排水孔连通,连接管柱延伸出泵体侧边。连接管柱的设置便于连接排水管进行排水。
作为优选,泵体上部设有上封闭座,冷却腔上部均与上封闭座连通,上封闭座内设有轴向隔板和径向隔板,轴向隔板将冷却腔隔成C形结构,径向隔板将相邻两冷却腔相互隔离,径向隔板上设有连通窗口,相邻两冷却腔通过连通窗口首尾连通。
泵体装配时,在上封闭座上密封连接上盖板。轴向隔板和径向隔板的设置对相邻两冷却腔进行隔离,使冷却腔内的水流能绕泵体环形流动。连通窗口的设置使相邻两冷却腔首尾连通。上封闭座的设置便于冷却腔的加工。
作为优选,泵体下部设有下封闭座,冷却腔下部均与下封闭座连通,下封闭座内相邻两冷却腔之间设置隔离板。
泵体装配时,在下封闭座上密封连接下盖板。隔离板对相邻两冷却腔进行隔离,使冷却腔内的水流能绕泵体环形流动。下封闭座的设置便于冷却腔的加工。
作为优选,进水孔置于泵体前端面上,出水孔置于泵体后部外壁上。进水孔和出水孔的设置防止流道中冷却水累积而影响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泵体后部外壁上设有若干散热凸筋。散热凸筋一方面增加了泵体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增加了泵体的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安江工业泵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安江工业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90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