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9711.4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7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曹宇;龙振东;王家之;田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04 | 分类号: | E02B15/04;E02B15/10;H02S10/12;F03D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水面 漂浮 垃圾 收集 装置 | ||
1.一种智能化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船体支撑结构、能源驱动系统、活塞往复结构和垃圾收集倾倒结构和控制器,
所述船体支撑结构包括浮子平台、安装于浮子平台上、下端的上平台及下平台,所述上平台上安装信号接收天线,
所述浮子平台具有空腔和作为水流涵道的下凹腔体,浮子平台在前端和尾部分别安装由第一电机驱动的转轮和垃圾收集框,浮子平台外安装有由第二电机驱动的推进器,所述垃圾收集框内安装第二重量传感器,
所述能源驱动系统包括安装在上平台上的风力驱动装置和光能驱动装置,所述光能驱动装置为船体支撑结构提供运行动力,活塞往复结构安装在下平台内,用于引导水流与垃圾分离,所述风力驱动装置与活塞往复结构连接,
所述垃圾收集倾倒结构,包括放置在下凹腔体内的镂空的垃圾收集篮和6根安装在上平台与下平台之间的丝杠,各丝杠分别由安装在上平台上对应处的电机控制,6根丝杠分左、中、右三组,每组前、后两根,
每个丝杠上各安装一螺母,所述垃圾收集篮内安装有第一重量传感器,垃圾收集篮包括左篮体和右篮体,
左、右篮体分别连接在相邻两排丝杠的螺母之间,两个篮体之间开设供推杆穿过的圆孔,每个丝杠上各安装两个限位开关,三组丝杠上端的限位开关的位置依次下降,位于下端的限位开关的位置呈中间低两边高的V字形,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光能驱动装置、第一、第二电机、控制丝杠的所有电机、限位开关及两个重量传感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力驱动装置包括风机和齿轮系统,齿轮系统包括齿轮箱和齿轮齿条结构,所述齿轮箱通过中空立柱安装在上平台上,
所述齿轮齿条结构包括与风机同轴连接的主齿轮、位于主齿轮两侧并与其相啮合的左从动齿轮、右从动齿轮以及竖向安装在中空立柱内的双边直齿条,所述双边直齿条与活塞往复结构中活塞推杆的顶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左、右从动齿轮分别同轴安装有左、右扇形齿轮,所述双边直齿条位于左、右扇形齿轮之间,两个扇形齿轮的初始位置错开一定角度,当主齿轮转动时,两个扇形齿轮间歇性的与双边直齿条的一侧啮合,带动双边直齿条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光能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空腔内的蓄电池、光伏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安装在上平台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依次连接光伏控制器和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的输出端与位于空腔内的控制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往复结构包含活塞缸、活塞推杆、上端盖和方形台,所述活塞缸位于下凹腔体的下方,所述上端盖与活塞缸固定配合,所述方形台设置在活塞缸上且为中空结构,所述上端盖安装有第一电磁单向阀,活塞缸上室侧壁通过管道与第二电磁单向阀连接,两个电磁单向阀各由不同的继电器控制,活塞缸上室侧壁及活塞缸底部分别安装有限位块,活塞缸下室通过管道与设置在下平台中的弹性气囊连接,所述丝杠的底端安装在方形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子平台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长圆柱空腔浮子,每个空腔浮子的中段在外周设有方形平台,两个空腔浮子的前端、后端分别设有挡板和钢丝网挡板,所述空腔位于空腔浮子内,所述下凹腔体由两个空腔浮子与挡板及钢丝挡板围成,
所述转轮位于挡板的上方,转轮转动时将水面垃圾导入下凹腔体内,当转轮停止转动,阻挡下凹腔体内的垃圾外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化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轮包括长轴、安装在长轴上的长轴套和沿长度方向固定在长轴套周面上的三个长方形叶片,所述船体支撑结构的最大吃水线位于长方形叶片转动至上方呈竖直状态时的中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平台为倒置的棱台结构,它由中部具有开口圆形的上板、4块侧板和底板构成,下平台内部中心处设有圆柱形侧壁,所述圆柱形侧壁将下平台的空间分隔成放置活塞缸的活塞室和位于活塞室外的密封室,弹性气囊位于密封室内,密封室内填充有配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97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