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2118.5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1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展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A61G13/00;A61G13/12;A61H1/02;A61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志敏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嵩山北路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小儿 斜颈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固定器,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不少于六个相互对称的固定螺栓,底板的上表面中心设有液压伸缩杆,底板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液压泵和液压油箱,液压油箱位于液压泵的右侧,液压伸缩杆的顶端设有身体支撑板,本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固定器制作合理,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设有棉垫,使孩子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不至于被固定器勒伤,在进行推拿治疗时,既能够将头固定住又能够将锁骨固定还能固定住患儿的腰和四肢,设有液压伸缩杆,可以调节使患儿达到一个方便医生按摩治疗的高度,有利于提高斜颈的治疗效果,其成本低,具有较好实用性以及较高的性价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固定器。
背景技术
小儿斜颈,医学称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导致其缩短,颈部向一侧偏斜畸形,同时使得脸部发育受影响,两侧脸庞大小不一,严重者导致颈椎侧凸畸形。斜颈可分为先天性肌性斜颈和先天性骨性斜颈。前者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引起的头颈歪斜的先天性颈部畸形,相当多见;后者是因颈椎骨质发育畸形所致的斜颈,较少见。其临床表现为:婴儿出生后一月后,被发现一侧胸锁乳突肌有梭形肿块,较硬不活动,至五个月后逐渐消退,胸锁乳突肌纤维性萎缩变短呈条索状。牵扯拉枕部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肩部,面部健侧饱满,患侧变小,眼睛不在一个正确水平线,严重者导致颈椎侧凸畸形。本病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婴儿期采用非手术治疗即推拿治疗,大多数疗效满意。一岁后,若非手术治疗无效则采用手术治疗。一般认为三岁以上,面部畸形难以完全恢复正常。推拿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之效;平衡阴阳,化瘀通痹之功。后世医学通过临床经验总结认为,推拿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现代中医学传承经典将推拿疗法运用于小儿肌性斜颈的治疗中,收到较好的疗效。针对非肿块型小儿肌性斜颈,主要以舒筋缓拘、牵张患肌为治则,采用揉捻、拿捏和伸扳的推拿手法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为:1、患儿仰卧位,医者立于患侧。医者一只手固定患儿头部,另一只手拿并稍向上提患侧胸锁乳突肌,反复操作两到三次。2、医者一只手扶住患侧肩部,手稍向下压住肩部,另一只手扶持患侧头部上方,缓缓地将患儿的头推向健侧,使患儿头部在额状面内作被动侧向运动,反复作数次。3、医者一只手托扶患儿头项部,另一只手摩揉患侧胸锁乳突肌。结束操作。上述的推拿手法要轻柔,防止用暴力,以免加重患肌损伤,或颈椎关节损伤。使用上述方法后,轻度挛缩的胸锁乳突肌可以逐渐得到舒展,头颈姿势恢复正常。但是现有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的固定器,当医者使用上述方法进行推拿时,固定头部与肩部时常会将患者的锁骨扭至骨折,造成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的局面,为了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治疗人员在进行治疗时其难度增加,不利于提高治疗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固定器,该用于治疗小儿斜颈的固定器结构简单、完整、紧凑,在进行推拿治疗时,既能够将头固定住又能够将锁骨固定还能固定住患儿的腰和四肢,使得治疗小儿斜颈的疗效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展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展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21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轮椅用户的健身器械
- 下一篇:一种安全型采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