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缩终端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2250.6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4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蔡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翔登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6 | 分类号: | H02G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缩终端 弹性固定套 密封管 主体管 屏蔽材料 绝缘段 电缆 伸缩性 套包 本实用新型 一体成型的 包覆电缆 弹性固定 电缆安装 电缆插入 固定电缆 接头连接 绝缘端 胶带 包覆 伞裙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冷缩终端接头,包括:主体管、与所述主体管连接的绝缘段,所述主体管上设有若干伞裙,所述冷缩终端接头还包括:与所述绝缘段一体成型的弹性固定套,所述弹性固定套用于包覆电缆。电缆插入冷缩终端接头时,由弹性固定套包覆固定电缆,绝缘端内具有屏蔽材料,使得弹性固定套内无需设置屏蔽材料,弹性固定套厚度较薄,具有较强的伸缩性,使得弹性固定套可以包覆多种尺寸的电缆。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冷缩终端接头外加设密封管,套设在电缆上,并通过胶带将密封管和冷缩终端接头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的冷缩终端接头,减少了采用密封管密封的步骤,电缆安装更加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电缆接头,特别涉及一种冷缩终端接头。
背景技术
冷缩电缆终端头是利用弹性体材料(常用的有硅橡胶和乙丙橡胶)在工厂内注射硫化成型,再经扩径、衬以塑料螺旋支撑物构成各种电缆附件的部件。现场安装时,将这些预扩张件套在经过处理后的电缆末端或接头处,抽出内部支撑的塑料螺旋条(支撑物),压紧在电缆绝缘上而构成的电缆附件。因为它是在常温下靠弹性回缩力,而不是像热收缩电缆附件要用火加热收缩,故俗称冷收缩电缆附件。
现在普遍都采用冷收缩应力控制管,电压等级从10kV到35kV。冷缩电缆终端头,1kV级采用冷收缩绝缘管作增强绝缘,10kV级采用带内外半导电屏蔽层的接头冷收缩绝缘件。三芯电缆终端分叉处采用冷收缩分支套。
冷缩电缆终端头具有体积小、操作方便、迅速、无需专用工具、适用范围宽和产品规格少等优点。与热收缩式电缆附件相比,不需用火加热,且在安装以后挪动或弯曲不会像热收缩式电缆附件那样出现附件内部层间脱开的危险(因为冷缩电缆终端头靠弹性压紧力)。与预制式电缆附件相比,虽然都是靠弹性压紧力来保证内部界面特性,但是它不像预制式电缆附件那样与电缆截面一一对应,规格多。
常规冷缩终端内半导部分尺寸较大,使产品壁厚较大,产品扩张倍数较小,所能涵盖的线径范围相应的就会减少,适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缩终端接头,可以适用于多种尺寸的电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冷缩终端接头,包括:主体管、与所述主体管连接的绝缘段,所述主体管上设有若干伞裙,所述冷缩终端接头还包括:与所述绝缘段一体成型的弹性固定套,所述弹性固定套用于包覆电缆。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电缆插入冷缩终端接头时,由弹性固定套包覆固定电缆,绝缘端内具有屏蔽材料,使得弹性固定套内无需设置屏蔽材料,弹性固定套厚度较薄,具有较强的伸缩性,使得弹性固定套可以包覆多种尺寸的电缆。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冷缩终端接头外加设密封管,套设在电缆上,并通过胶带将密封管和冷缩终端接头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的冷缩终端接头,减少了采用密封管密封的步骤,电缆安装更加便捷,同时由于弹性固定套的弹性较强,使得冷缩终端接头可以适用多种尺寸的电缆,且高弹性的弹性固定套包覆电缆时的密封性也较高,可以减少或取消缠绕的胶带,减少安装步骤。
另外,所述绝缘段内嵌设有内屏蔽层。内屏蔽层可以避免电缆受到干扰,同时内屏蔽层设在绝缘段内,可以保证弹性固定套的厚度较薄,使得弹性固定套具有较高的弹性。
另外,所述绝缘段与所述弹性固定套同轴设置,所述弹性固定套的外径大于所述绝缘段的外径。本实施方式中,绝缘段的厚度也较薄,使得绝缘段的弹性也更强,可以使用与多种尺寸的电缆。
另外,所述弹性固定套的内径大于所述绝缘段的内径。绝缘段用于包覆已剥除电缆外护套、铜皮和内屏蔽层的电缆上,内径较大的弹性固定套用于包覆未处理的电缆上,保证电缆的绝缘密封性能。
另外,所述冷缩终端接头还包括:设在所述弹性固定套上的拉手。拉手用于拉动弹性固定套,方便安装电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翔登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翔登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22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