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柴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2343.9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9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尹春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市宏益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02 | 分类号: | F24B1/02;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朱小杰 |
地址: | 415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节能柴灶,涉及柴灶领域,针对现有的柴灶实用性能较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的连接处连通设置有两个安装槽,且两个所述安装槽处分别安装有水槽和炉芯,所述上壳体的正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油烟进气栅格,且所述上壳体的正面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位于油烟进气栅格的上方设置,且安装板的底端活动安装有灯管。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且该装置能够同时在停电与未停电时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并且能够对产生的油烟进行吸收并且进行二次燃烧的重新利用工作,起到节能作用,同时该装置也添加了可调节方向的水龙头、水槽以及电灯,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能,适宜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灶领域,尤其涉及节能柴灶。
背景技术
柴灶是较为传统的做饭做菜用锅灶,而传统柴灶的结构功能较为普通,无法将油烟进行有效化处理,从而会产生油烟污染,并且也造成资源浪费,无法达到节能效果,导致其实用性较低,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节能柴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节能柴灶,解决了现有的柴灶实用性能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节能柴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的连接处连通设置有两个安装槽,且两个所述安装槽处分别安装有水槽和炉芯,所述上壳体的正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油烟进气栅格,且所述上壳体的正面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位于油烟进气栅格的上方设置,且安装板的底端活动安装有灯管,所述下壳体的正反面两侧内壁之间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横支架,且所述下壳体的底端内壁与正面内壁之间连接有截面呈L型结构设置的支撑架,且所述支撑架与炉芯的底端连接,所述下壳体的底端内壁连接有风柜,风柜内安装有风机,且所述风柜与炉芯之间连通设置有进气管,所述风柜的内部设置有呈竖向设置有隔板,所述炉芯的底端设置有主排烟管,且所述炉芯上段的圆周侧壁连通设置有呈横向设置的副排烟管,副排烟管的端部朝向下壳体的背面设置,且副排烟管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外部套设有密封板,且转动杆与隔板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上转动安装有水龙头,且所述水龙头位于水槽和炉芯之间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正面设置有灶孔,且所述炉芯设有与灶孔适配的填料孔,且灶孔处铰接有门板。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正面设置有出灰开关和进气控制开关,出灰开关位于进气控制开关的下方设置,且进气控制开关位于灶孔的下方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侧壁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所述控制面板与灯管以及风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控制阀,且所述油烟进气栅格与进气管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支撑杆、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杆、第四传动杆以及挡板,所述隔板的中间位置铰接有挡板,且所述挡板的侧壁铰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滑动贯穿风柜的顶端,且延伸至其上方铰接有第二传动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侧壁连接有呈L型结构设置的支撑杆,且第二传动杆的中间位置转动安装在支撑杆上,且第二传动杆远离第一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三传动杆,且第三传动杆的端部铰接有第四传动杆,且第四传动杆的侧壁与转动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水龙头、上壳体、油烟进气栅格、灶孔、出灰开关、进气控制开关、下壳体、控制面板、安装板、水槽、填料孔、第一传动杆、挡板、支撑杆、进气管、第三传动杆、主排烟管、炉芯、控制阀、横支架、支撑架、风柜、第四传动杆、副排烟管、第二传动杆、密封板、转动杆、隔板的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同时在停电与未停电时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并且能够对产生的油烟进行吸收并且进行二次燃烧的重新利用工作,起到节能作用,同时该装置也添加了可调节方向的水龙头、水槽以及电灯,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市宏益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德市宏益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23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