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性氧化锌避雷器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3359.1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4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丁凡;章大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安检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张文俊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汉黄路8***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干扰 氧化锌 避雷器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干扰性氧化锌避雷器监测装置,在电压采集电路中设置顺次电性连接的电压提取电路、低通滤波器、极性转换电路,可以通过电压提取电路采取到精确的电压值,并在电压提取电路中设置限流电阻、起保护作用的二极管和抗干扰电容,可以在前端滤除幅度较大的干扰信号和噪声;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干扰和大部分高次谐波,提高其信噪比;通过极性转换电路可以将交流电转换成峰值为0~5V的方波信号,便于处理器的A/D转换口可以接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器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干扰性氧化锌避雷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氧化锌避雷器是电力行业电力生产中的重要一次设备,是供电线路和供电设备的重要保护设施,它在变电站(升降压站)及线路中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其它设备免遭雷电过电压和系统浪涌过电压的伤害。如果电力系统中氧化锌避雷器老化、受潮或失效,可能会造成电力设备损坏,甚至引起大型故障,而氧化锌避雷器的运行状况可以通过其阻性电流谐波分量的大小来分析判断,在硬件设计上,一般采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分别提取氧化锌避雷器的电流和电压,把提取的信号在通过信号调理进行处理,因此,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的采集直接关系到最后分析的结果,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在1998年通过对变电站中的一些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调查表明,有35%的是由于监测不准确造成,监测不准确的原因是采集信号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监测装置性能低,抗干扰效果差等,因此,为提高采集信号的抗干扰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干扰性氧化锌避雷器监测装置,其采集信号的抗干扰性强,采集信号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干扰性氧化锌避雷器监测装置,其采集信号的抗干扰性强,采集信号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干扰性氧化锌避雷器监测装置,其包括电压采集电路、电流采集电路、无线通信电路和内置A/D转换器的处理器,电压采集电路包括顺次电性连接的电压提取电路、低通滤波器、极性转换电路;
极性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A/D转换口电性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电压提取电路包括电压互感器T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阻R18-R20、电容C9、电容C10和第一AD8079双路高速放大器;
电阻R18的一端与氧化锌避雷器所在的电缆线电性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电压互感器T1一次侧的一端电性连接,电压互感器T1一次侧的另一端接地,电压互感器T1二次侧的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和第一AD8079双路高速放大器的2引脚电性连接,电压互感器T1二次侧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电性连接、第一AD8079双路高速放大器的1引脚、电阻R19的一端和电阻R20的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19 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9与第一AD8079双路高速放大器的8引脚电性连接,电阻 R20的另一端与第一AD8079双路高速放大器的8引脚电性连接,第一AD8079 双路高速放大器的8引脚通过电容C10接地,第一AD8079双路高速放大器的8 引脚与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低通滤波器包括电阻R21、电阻R22、电容C11和电容C12;
第一AD8079双路高速放大器的3引脚和4引脚均与电阻R21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 R22与第一AD8079双路高速放大器的8引脚电性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11分别与第一AD8079双路高速放大器的5引脚和3引脚电性连接,第一AD8079双路高速放大器的5引脚与极性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极性转换电路包括第二AD8079双路高速放大器、电阻 R23-R25和二极管D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安检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安检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3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