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术中的双层吸引器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3662.1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2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东;潘良明;龚建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祥东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王如意 |
地址: | 2015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手术 中的 双层 吸引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术中的双层吸引器套管,其结构包括套管主体、凹槽、连接件、外管、套管口、夹紧固定装置、内管、固定杆和吸液孔,通过在套管主体右端设置了夹紧固定装置,同时拨动四个凸块,使凸块带动夹板通过转轴进行转动,夹板转动带动连接杆摆动,使连接杆通过插销在滑槽内进行滑动,夹板转动使复位弹簧受力进行收缩,接着将连接管与套管主体内的内管进行连接,接着通过凸块使夹板复位,夹板复位过程中复位弹簧失去受力进行伸展,夹块向内转动与连接管外表面相抵住,达到夹紧固定连接管的作用,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受外力影响导致连接管与套管主体脱离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手术中的双层吸引器套管。
背景技术
手术指医生用医疗器械对病人身体进行的切除、缝合等治疗,以刀、剪、针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的操作,来维持患者的健康,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俗称“开刀”,早期手术仅限于用简单的手工方法,在体表进行切、割、缝,如脓肿引流、肿物切除、外伤缝合等,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双层吸引器套管,但是现有的双层吸引器套管在使用过程中与连接管的固定效果较差,受外力作用使容易使连接管与双层吸引器套管脱离,导致手术失败或是对患者病情加重的情况同时会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用于手术中的双层吸引器套管,解决了现有的双层吸引器套管在使用过程中与连接管的固定效果较差,受外力作用使容易使连接管与双层吸引器套管脱离,导致手术失败或是对患者病情加重的情况同时会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手术中的双层吸引器套管,包括套管主体、凹槽、连接件、外管、套管口、夹紧固定装置、内管、固定杆和吸液孔,所述套管主体底部左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外管通过连接件与套管主体左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管口设置于外管左端,所述内管设置于套管主体内部,且内管与套管口呈贯通结构,所述套管主体内部左右相对设置有固定杆,且内管贯穿于固定杆中部,所述吸液孔等距嵌入于内管左端,所述套管主体右端设置有夹紧固定装置,所述夹紧固定装置包括外环套、内环套、滑槽、插销、连接杆、夹板、凸块和复位弹簧,所述外环套套接于内环套外表面,所述滑槽等距嵌入于内环套顶部四端,所述连接杆一端通过插销与滑槽活动连接,并且连接杆另一端与夹板顶部右端活动连接,所述凸块与夹板顶端中部垂直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嵌入于内环套内部,且复位弹簧与夹板左端中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环套与套管主体右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板呈圆弧状共设置有四个。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在滑槽内摆动的幅度为30°。
进一步的,所述外环套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
进一步的,所述夹板右端内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呈长方形并且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夹板上端设置有转轴,并且夹板通过转轴与内环套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环套为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主体为不锈钢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祥东,未经孔祥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36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妇科检查椅
- 下一篇: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更昔洛韦用灭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