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手感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5660.6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8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马二宗;马斐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二宗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41111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秋红 |
地址: | 451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线盘 充电线 手机 本实用新型 充电插头 手感识别 凸块 支架 充电器 固定卡扣 转动连接 正反面 手感 伸出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手感充电器,包括充电插头和充电线,还包括放线盘,所述充电插头一侧设置有第一手感识别凸块,所述充电线两端的接头上均设置有第二手感识别凸块,充电线中部设置在放线盘内、两端伸出放线盘,所述放线盘转动连接有可放置手机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放线盘之间设置有固定卡扣。本实用新型方便识别充电线的正反面、便于支撑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领域,具体涉及手机手感充电器。
背景技术
手机已经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通信工具,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作为与手机搭配必不可少的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插头和充电线,充电线一端为USB大接头、与充电插头连接,另一端为小接头连接至手机的充电接口。但是手机在充电前插接充电线时,常因为充电线两端接头的外形结构无法直接分辨正反,而导致需要多次试插,甚至损坏充电线插头或者手机的充电接口,尤其是对于视力不佳的人群或者光线弱的环境下。而且多数手机的充电插口在手机的下部,在进行充电时,常用的手机支架下端直接折弯支撑,当支架直接放置与桌面上时,便没有了放置充电线接头的空间,对手机在充电时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充电线正反不易识别而损坏充电器或者手机充电接口、充电时使用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手机手感充电器,方便识别充电线的正反面、便于支撑手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手机手感充电器,包括充电插头和充电线,还包括放线盘,所述充电插头一侧设置有第一手感识别凸块,所述充电线两端的接头上均设置有第二手感识别凸块,充电线中部缠绕设置在放线盘内、两端伸出放线盘,所述放线盘转动连接有可放置手机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放线盘之间设置有固定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感识别凸块和第二手感识别凸块为文字或数字,第一手感识别凸块和第二手感识别凸块上涂覆有荧光层。
进一步地,充电插头设置第一手感识别凸块的一侧与充电线设置有第二手感识别凸块的一侧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线与充电插头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按压弹簧,所述按压弹簧与第二手感识别凸块连接,第二手感识别凸块的上端面设置有倾斜段、其远离充电插头的一端低于靠近充电插头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日”形结构,支架下部的水平段向前凸起并设置有多个通孔,支架两侧竖直段的后端设置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内设置有三角架。
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架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段铰接设置在支架竖直段的矩形凹槽内,支架竖直段的矩形凹槽内部上端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凸条,所述第三连接段通过凸条与支架竖直段的矩形凹槽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两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半球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放线盘中心部位通过立柱与支架转动连接,支架一侧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为匚形结构,固定卡扣一端与支架铰接,放线盘的外端面设置有多个与固定卡扣另一端相匹配的插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二宗,未经马二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56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共享充电柜
- 下一篇:一种用于快充充电器的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