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体封装的相变蓄热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7162.5 | 申请日: | 201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4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吕石磊;孙一猛;赵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5/00 | 分类号: | E04F15/00;E04F15/18;F24D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封装 相变 蓄热 地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封装的相变蓄热地板,其结构主要包括地板装饰层(8)、支撑元件层和基础结构层(4)。所述支撑元件层由钢板支撑元件逐个拼接而成,所述钢板支撑元件由钢板(11)和支撑角钢(12)焊接而成,空心钢管(13)焊接于支撑角钢(12)的中部位置;地暖水管(3)穿过所述空心钢管(13)铺设;钢板支撑元件、基础结构层(4)和基础围挡(10)一同构成了整体封装相变材料的结构组件,相变材料封装后构成相变蓄热层(2)。本实用新型使得地板的整体蓄热能力大幅度提升,为实现间歇性供暖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具有供暖能效高、换热面积大和蓄热效率高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变蓄热地板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封装的相变蓄热地板,属于建筑采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板辐射采暖具有舒适、供水温度低、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以及节约室内空间等优点,并能有效控制热能的传递方向,最大限度地减少加热层热能的损耗。室温由下而上逐渐递减,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良好感觉。从而形成真正符合人体散热要求的热环境、改善血液循环以及促进新陈代谢,是目前最科学的采暖方式。
相变材料是一种通过自身物相的变化蓄存大量热能的物质。把相变材料应用到辐射采暖的地板中,可以实现间歇性供暖,即在供暖时段,地板中的相变材料融化蓄存大量的热;在非供暖时段,相变材料冷凝放出所蓄存的热量,起到继续维持室温的作用。如何高效的、经济的将相变材料与辐射采暖地板相结合,进行间歇性供暖,实现建筑采暖对太阳能或谷价电的利用,为清洁取暖提供可行性方案。
专利号为200620165844.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将封装的相变材料模块置于采暖地板埋管层内的相变材料蓄能地板采暖装置。它是将相变温度为29℃左右的一种复合水合盐相变材料,用塑料材质封装成直角梯形台体模块,沿埋管盘绕方向按有、无相变材料模块等间距的方式,相间布置在采暖地板埋管层内的绝热层上,盘管嵌在相变材料模块之间,相变材料模块周边及其上部用砂石混凝土填充覆盖。盘管通入热水时可将热量蓄存到相变材料中,在需要的时候向室内放热。用模块封装相变材料虽然解决了材料泄漏的问题,但若要实现跨昼夜的间歇性供暖,则需要更多体积的相变材料,而该模块用塑料材质封装相变材料,其结构厚度会占用部分地板层的体积,相变材料的量会相对减少。而且直角梯形台体模块与管壁的接触面积小,塑料材质导热性能差,致使相变材料模块的蓄、放热效果不佳。
专利号为201810675855.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相变蓄热地板构造,地板构造从下至上依次为保温层、混凝土层、蓄热层、找平层、饰面层,其中蓄热层由多个不锈钢盒拼接而成,不锈钢盒中有方钢作为支撑材料,方钢上均匀打孔,不锈钢盒中注入相变材料并进行封装。本实用新型采用相变材料进行蓄热,可有效地减少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开启时间,从而节约用电量,达到节能、电力移峰填谷的目的。但该地板构造中将封装有相变材料的不锈钢盒置于地暖盘管的上方,供暖管道距离地板表面较远,供暖能效低,不锈钢盒对于相变材料的封装量有限,制作成型后不易做出调整,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封装的相变蓄热地板,通过钢板支撑元件使地板结构中相变材料的容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地板的蓄热能力,实现间歇性供暖,对谷价电或太阳能的利用提供了可行性方案,从而降低采暖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封装的相变蓄热地板,其结构至少包括地板装饰层8、支撑元件层和基础结构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层由钢板支撑元件逐个拼接而成,所述钢板支撑元件由钢板11和支撑角钢12焊接而成,空心钢管13焊接于支撑角钢12 的中部位置;地暖水管3穿过所述空心钢管13铺设;所述基础结构层4周围设置有基础围挡10;
所述钢板支撑元件与所述基础结构层4、所述基础围挡10一同构成了整体封装相变材料的结构组件,相变材料封装后构成相变蓄热层2。
所述相变材料选用有机类相变材料,其相变温度为3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7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动无人机发动机主轴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稳定性的车载罐体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