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高纯氟化锂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7183.7 | 申请日: | 201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3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刚;陈学航;肖超;王晓雄;苏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理工学院;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B01J19/00;C01D15/04 |
代理公司: | 贵阳易博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6 | 代理人: | 杨晓欣;张浩宇 |
地址: | 550003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高纯 氟化 装置 | ||
1.一种制备高纯氟化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釜(1)、冷凝回流装置(2)、研磨装置(3)、尾气吸收装置(4)、第一回流管(7)和第二回流管(8),所述反应釜(1)设有进料口、出料口(12)、冷凝回流口(13)和混合料浆回流口(14),所述冷凝回流装置(2)的输入端与冷凝回流口(13)连接,所述冷凝回流装置(2)的输出端与尾气吸收装置(4)连接,所述第一回流管(7)连接于出料口(12)和研磨装置(3)的进料端之间,所述第二回流管(8)连接于研磨装置(3)的出料端和混合料浆回流口(1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纯氟化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装置(3)包括箱体(31)、第一齿轮研磨棒(32)和第二齿轮研磨棒(33),所述箱体(31)的上部设有混合料进料口(311),所述箱体(31)的下部设有混合料出料口(312),所述第一齿轮研磨棒(32)与第二齿轮研磨棒(33)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研磨棒(32)和第二齿轮研磨棒(33)横向设置并将箱体(31)内分隔成上部空间(313)和下部空间(3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高纯氟化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装置(3)还包括研磨驱动电机(34)、主动轴(35)和从动轴(36),所述研磨驱动电机(34)固定于箱体(31)的外侧,所述主动轴(35)贯穿第二齿轮研磨棒(33)中心并与第二齿轮研磨棒(33)固定连接,主动轴(35)的一端贯穿箱体(31)的侧壁并与研磨驱动电机(3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主动轴(35)与箱体(31)可转动连接,从动轴(36)贯穿第一齿轮研磨棒(32)的中心并与第一齿轮研磨棒(32)固定连接,从动轴(36) 的两端与箱体(31)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纯氟化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耐腐蚀泵(5)和第二耐腐蚀泵(6),所述第一耐腐蚀泵(5)安装于第一回流管(7),所述第二耐腐蚀泵(6)安装于第二回流管(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纯氟化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9)和搅拌桨(10),所述电机(9)固定于反应釜(1)外,所述搅拌桨(10)位于反应釜(1)内,所述电机(9)与搅拌桨(10)固定连接并能带动搅拌桨(10)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高纯氟化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包括固体进料口(11)和液体进料口(16),所述固体进料口(11)、液体进料口(16)、冷凝回流口(13)和混合料浆回流口(14)均设置于反应釜(1)的上部,所述出料口(12)设置于反应釜(1)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纯氟化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回流装置(2)采用管壳式逆流换热装置,其管程采用耐氢氟酸腐蚀的软管,软管经过螺旋盘绕后装入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理工学院;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未经贵州理工学院;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71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水印圆模切机的上料结构
- 下一篇:一种燃气发电机组余热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