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孔内孔外双向延时导爆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8607.1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2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鹏;宋象乐;李建刚;刘顺亮;蒲国强;万英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赛福特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甘肃五环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1/055 | 分类号: | F42D1/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席勇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内孔外 双向 延时 网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孔内孔外双向延时导爆网络,具体包括起爆点、多条爆破支线,第一条爆破支线与起爆点连接,相邻两条爆破支线之间设有第一导爆管,每一条爆破支线包括多个炮孔,每个炮孔内部设有第二导爆管,相邻两炮孔外部之间设有第三导爆管,多个第三导爆管串联,第三导爆管与第二导爆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从前排首孔爆破至后排逐步起爆,充分利用宽孔距、小抵抗线实现孔间毫秒延期,使自由面增加,爆破方向交错,增多岩块碰撞机会,提高减振效果;降低单次爆破方量,控制了爆破效果,无明显振动、无飞石、渣块小、抛掷距离近;保护施工周围环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爆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孔内孔外双向延时导爆网络。
背景技术
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在露天深孔爆破技术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露天爆破因存在爆破振动强度大,爆破飞石距离远,爆渣块径大等一系列问题,在待爆山体周围50米内存在建筑物或居民区时,对露天爆破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确保爆破安全对周围无扰动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爆破施工效益,是目前露天爆破的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孔内孔外双向延时导爆网络,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孔内孔外双向延时导爆网络,包括起爆点、多条爆破支线,第一条爆破支线与起爆点连接,相邻两条爆破支线之间设有第一导爆管,每一条爆破支线包括多个炮孔,每个炮孔内部设有第二导爆管,相邻两炮孔外部之间设有第三导爆管,多个第三导爆管串联,第三导爆管与第二导爆管连接。
第一条爆破支线的第一个炮孔内的第二导爆管与起爆点连接,从第二条爆破支线开始每一条爆破支线的第一个炮孔内的第二导爆管与第一导爆管连接,每一条爆破支线从第二个炮孔开始,炮孔内的第二导爆管与第三导爆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爆管、第三导爆管、第一导爆管的接头连接处设有支垫块。
进一步地,所述炮孔等间距成排设置,所述炮孔的行间距为3m,排间距为2.5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爆管等间距成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爆管的延时时间为50ms,第一导爆管的延时时间为110ms。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爆管为九段位毫秒微差爆破导爆管或十段位毫秒微差爆破导爆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爆管为五段位毫秒微差爆破导爆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爆管为三段位毫秒微差爆破导爆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从自由面开始,由前排首孔爆破至后排逐步起爆,前排起爆为后排爆破提供临空面,充分利用宽孔距、小抵抗线实现孔间毫秒延期,能使自由面增加,爆破方向交错,增多岩块碰撞机会,提高减振效果;降低了单次爆破方量,控制了爆破效果,无明显振动、无飞石、渣块小、抛掷距离近;有力提升了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保护了施工周围环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起爆稳定、延时精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导爆管与支垫块连接示意图。
图中:1、起爆点;2、炮孔;3、第三导爆管;4、第二导爆管;5、第一导爆管;6、支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赛福特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甘肃五环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甘肃赛福特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甘肃五环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86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使用透析护理包
- 下一篇:一种茶杯套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