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9298.X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3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舰;孙洪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川页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37/00 | 分类号: | A47B37/00;G01B11/00;G01B11/02;G01B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技术 建筑 工程造价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平台,包括桌体,在桌体下端设有桌腿,桌体上沿水平方向开有桌槽,桌体上端面环绕桌槽长边两侧分别设有形状为“L”形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相对设置,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L”形长边上分别滑移设有垂直桌体长边且沿水平放置的第一伸缩杆,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的短边上滑移设有与第一伸缩杆的杆头连接的第二伸缩杆,同时在第二伸缩杆下端沿竖直方向设有用于测量建筑工程图的红外测量尺规,利用此结构可以实现对图纸上线段的精确方便测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造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平台。
背景技术
工程造价就是指工程的建设价格,是指为完成一个工程的建设,预期或实际所需的全部费用总和。最主要就是在施工图设计好后对图纸进行施工图预算,根据预算定额、费用文件计算确定建设费用的经济文件。这项工作往往需要人工进行大量的计算和审核,以及利用BIM技术进行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
目前公告号为CN20783713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造价桌,包括桌体,桌腿,置物槽,设置在置物槽两侧的横导轨以及设置在桌体上的竖导轨,同时在导轨上设有滑杆,滑杆上设有红外线发射器,在桌体上对应设有挡板,利用红外线就可进行对图纸长度的测量。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工程造价首先对图纸进行初步的测量,再对图纸上所绘制的建筑结构进行测量和估算,并且建筑工程造价需要在估价的同时进行图纸测量以及图纸的展示观察,但目前图纸上图形的线条长短不一,且角度不用,人工在利用尺子进行测量时,往往会带来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平台,具有对各种长度以及角度的线条进行测量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平台,包括桌体,所述桌体下端设有桌腿,所述桌体上沿水平方向开有桌槽,所述桌体上端面环绕桌槽长边两侧分别设有形状为“L”形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L”形长边上分别滑移设有垂直桌体长边且沿水平放置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的短边上滑移设有与第一伸缩杆的杆头连接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第二导轨一端的下沿设有沿竖直方向的用于测量建筑工程图的红外测量尺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桌体的上表面上开有桌槽,桌槽是放置用来工程造价计算的图纸,且在桌体上环绕着桌槽设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两者都为“L”形设置,且“L”形的长边与桌体长边相平行,短边与桌体短边相平行,平行设置的原因是保证在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内的伸缩杆可以进行平行的滑动。第一伸缩杆是放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长边内,第二伸缩杆是放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短边内,两者的端头通过螺栓转动连接,转动连接是为了保证两者可以进行转动定位以及方便操作者可以更方便的拉动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进行定位。利用第一伸缩杆以及第二伸缩杆就可以实现不同角度以及不同长度的图纸线段测量。在第一伸缩杆以及第二伸缩杆的接头处底端设有一个竖直放置的红外测量尺规,红外测量尺规是用于进行图纸上线段端点的定位,同时利用这两个分别设置的红外测量尺规可以进行线段长度的测量,红外定位精确度高,且不需操作者见进行人工读数,同时也减轻了人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红外测量尺规包括与第一伸缩杆下端转动连接的定位笔,两个所述定位笔下端分别设有红外线发射器和挡板,所述挡板与红外线发射器处于同一水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测量尺规的主体是一根底端是针头形的定位笔,定位笔其底端的针头可以与图纸抵接,能够将图纸上线段的端点进行精确定位,同时利用在定位笔的底端的红外线发射器和挡板能够进行两个定位笔之间的距离测量,当两根定位笔对线段的两端进行定位之后,其中一根定位笔上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红外信号到挡板上,从而进行距离的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川页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川页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92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浇水器
- 下一篇:一种老人摔倒保护气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