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肢手术患者病号服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9554.5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3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吴碧芳;潘宇晴;洪小英;熊勇;林远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肢 手术 患者 病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上肢手术患者病号服,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申请提出的上肢手术患者病号服,包括病号服本体和手托包带,手托包带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于病号服本体的上腹部分,第二端连接于病号服本体的前胸部分,手托包带与病号服本体之间形成两端开口的手托腔,手托包带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与所述病号服本体被构造成手托部。该上肢手术患者病号服的手托包带连接于病号服本体的前侧,并形成手托腔。患者可以将所需要悬挂固定的上肢穿过手托腔,并通过手托部托起于身前,既省去了额外配备的悬挂绷带,又避免了压迫后颈,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肢手术患者病号服。
背景技术
大多数情况下,对上肢患者的诊疗过程中需要多次观察患者的患肢。手术前,医护通常会检查患者的患肢,确定疾病病情,进一步做出治疗方案;手术后,医护人员会规律性地查看患者的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以及患肢血运情况;康复过程中,医护需要观察患者术后肢体活动度及恢复情况。每次对患肢的查看均需要患者脱去患肢上的衣物。然而,患者通常不能自行完成穿衣和脱衣的动作,且多次移动患肢容易对伤处造成二次伤害,例如伤口感染、骨连接错位等等。
目前,大多数医院使用的传统式病号服在款式上与生活中的服装没有区别,对于骨科上肢疾病患者而言,不但穿脱不便、隐私暴露、不利于伤口愈合,且影响患者情绪,这给医疗护理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上肢手术患者病号服,其设有一体式的手托包带,既省去了手托悬挂绷带,还不会压迫颈部,还便于穿脱,适用于上肢手术后恢复期的患者,能够提高该类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上肢手术患者病号服,包括病号服本体和手托包带,手托包带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于病号服本体的上腹部分,第二端连接于病号服本体的前胸部分,手托包带与病号服本体之间形成两端开口的手托腔,手托包带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与所述病号服本体被构造成手托部。该上肢手术患者病号服的手托包带连接于病号服本体的前侧,并形成手托腔。患者可以将所需要悬挂固定的上肢穿过手托腔,并通过手托部托起于身前,既省去了额外配备的悬挂绷带,又避免了压迫后颈,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肢手术患者病号服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病号服包括前衣片和后衣片,前衣片和后衣片缝合于两个肩部并围合形成领口,第一端连接于前衣片的上腹部分,第二端连接于前衣片的靠近领口的部分,手托包带与前衣片之间形成手托腔,手托包带的靠近第一端的一侧与前衣片被构造成手托部。将手托腔设计成两端开口的形式,既可以用于承托左肢,又可以用于承托右肢,且能够调节所承托的上肢的左右位置。当患者的上肢放置于容纳腔的内部时,患者的上肢与手托部接触,手托部受力承托起患者的上肢的重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二端相对于前衣片的领口左右对称布置,该种布置形式能够平均承托患者的上肢所需要的载荷。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二端包括两条挂带,两条挂带分别连接于领口的左右两侧,该种布置形式简单可行,且能够节省面料。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前衣片的居中位置包括沿衣长方向间隔布置的多组第一连接组件,第一端包括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与多组第一连接组件中的一组第一连接组件可分合地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前衣片和后衣片于两个侧肋处可分合地连接,并围合形成两个袖窿,病号服本体还包括两个袖片,每个袖片包括肩侧和袖口侧,肩侧缝合于前衣片和后衣片的袖窿处,袖片的与肩侧相邻的两侧边缘于腋下至袖口侧可分合地连接。患者穿衣时,不需要过多地移动和弯曲上肢,既有利于术后恢复,又能使患者便于穿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95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袋传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材料充分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