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1343.5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2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瑞锋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谢肖雄 |
地址: | 276500 山东省日照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肿瘤 内科 药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包括药壶、壶盖、搅拌杆和摆球,药壶的上方设有壶盖,壶盖内套设有搅拌杆,搅拌杆底端连接有若干摆球,药壶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壶耳,药壶的上部外壁设有若干汽孔,药壶的壶口处设有一号外螺纹,药壶的底壁设有凹槽,壶盖的端口内壁设有一号内螺纹,本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利用陶瓷材料作为外壳,具有隔热防烫的作用,加热浸泡时,转动握柄,摆球既能充分搅动药壶内的药液,水流也能冲刷中药在摆球内充分翻滚,能进一步增加药效扩散速度,处理药渣时,将摆球冲水冷却,再将摆球拆卸即可,操作方便,中药短时间内可反复使用,且倒药时也不会造成中药冲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
背景技术
肿瘤中医药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中药治疗和经络治疗,中医药治疗肿瘤需整体调理,辨证分析后开出药物,可加入现代药理学研究较明确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疗效较显著,发生肿瘤的原因包括阳气不足、痰湿阻塞经络、痰瘀阻络、经络不通畅和闭阻,且生活节奏快、情绪变化大,易导致血脉不通、经络闭阻,引发肿瘤,可通过经络治疗刺激特定穴位,改善肿瘤相关经络的通畅度,在中药治疗过程中,需要浸泡或熬制中药时,传统给药罐结构单一,搅拌时,必须利用勺子并开盖搅拌,极易烫伤,且药罐不设置滤除结构,不便于患者饮用,清洗时,中药粘附在药罐内壁,也不利于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包括药壶、壶盖、搅拌杆和摆球,所述药壶的上方设有壶盖,所述壶盖内套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底端连接有若干摆球,所述药壶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壶耳,所述药壶的上部外壁设有若干汽孔,所述药壶的壶口处设有一号外螺纹,所述药壶的底壁设有凹槽,所述壶盖的端口内壁设有一号内螺纹,所述搅拌杆包括握柄、转杆、限位板、延伸杆和螺纹杆,所述转杆嵌设在壶盖的中部,所述转杆的外侧且位于壶盖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转杆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延伸杆,所述延伸杆远离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转杆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握柄,所述摆球包括上盖、下盖和勺杆,所述上盖和下盖适配连接,所述下盖的上侧边缘设有二号外螺纹,所述上盖和下盖上均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下盖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勺杆,所述勺杆远离下盖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药壶和壶盖均为陶瓷材料制成,所述一号外螺纹和一号内螺纹的结构相互适配。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呈圆形结构,所述握柄、转杆、限位板、延伸杆和螺纹杆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握柄外侧套设有陶瓷隔热套。
优选的,所述上盖的下侧边缘开设有与二号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结构,所述勺杆通过螺纹孔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上盖、下盖和勺杆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有益效果在于:本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利用陶瓷材料作为外壳,具有隔热防烫的作用,加热浸泡时,转动握柄,摆球既能充分搅动药壶内的药液,水流也能冲刷中药在摆球内充分翻滚,能进一步增加药效扩散速度,处理药渣时,将摆球冲水冷却,再将摆球拆卸即可,操作方便,中药短时间内可反复使用,且倒药时也不会造成中药冲出,病人饮用方便,清洗时,药渣也不会粘壁,处理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肿瘤内科给药罐摆球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瑞锋,未经张瑞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13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