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除装置及油雾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1837.3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5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荆怀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普电子(新加坡)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B01D4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建;李晶晶 |
地址: | 新加坡淡滨尼***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除 装置 处理 设备 | ||
一种清除装置及油雾处理设备,所述清除装置适用于与鼓风装置连通,鼓风装置造成气流,清除装置用于清除气流中的油雾,清除装置包括机箱、密封件、遮挡板及过滤部件。机箱包括箱体和门板,箱体连通鼓风装置,并界定出容置空间、出风口及进风口,进风口用于供气流进入,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来自进风口的气流,出风口供位于容置空间且已清除油雾的气流排出。密封件设置于箱体或门板的其中一者,密封件的两相反侧分别紧抵于箱体与门板、密封箱体与门板间的间隙。遮挡板位于容置空间且相邻进风口,用于被来自进风口的油雾沾附。过滤部件位于容置空间,过滤部件包括滤网结构,滤网结构用于滤除气流中未沾附于遮挡板的油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清除空气中的油雾的清除装置,以及一种油雾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CNC机台在操作过程中会使用切削液降低刀具与工件的温度,同时增加刀具与工件间的润滑度,借此提升加工精度及效率。然而,针对油性的切削液而言,此性质的切削液因刀具产生的摩擦热等因素影响会挥发成汽态,以及因刀具高转速地冲击之下会形成体积微小的液滴,以致于汽态的切削液、冷凝成液态的切削液以及液滴状态的切削液在加工场所形成油雾,并与空气混合充满于加工场所。为减缓加工场所内油雾弥漫的状况,一般可借由油雾处理设备来滤除空气中的油雾,让油雾集中在油雾处理设备中,借此维持加工场所内的空气品质。
现有的油雾处理设备包括清除装置及鼓风机。所述清除装置包括机箱及过滤板。所述鼓风机设于所述机箱内或所述机箱外,以产生气流,透过管线将气流导引通过设于所述机箱内的所述过滤板,借由所述过滤板滤除空气中的油雾。现有过滤板具有一层棉质的过滤层,由于棉质的过滤层孔隙小能有效滤出空气中的油雾,借此能对油雾进行净化处理以避免造成空气污染并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但是,由于沾满油雾的过滤层不容易洗净,因此,使用者必须频繁地更换新的过滤层来维持较佳的滤除效果,相对地,后续的维护成本将大幅增加。
所述清除装置的另一种类型举例为叶轮机,叶轮机具有鼓风机的功能能让形成气流并透过叶片阻挡及离心力作用滤除空气中的油雾,借此维持加工场所内的空气品质及避免空气污染扩散至加工场所之外的地方。但是,由于叶轮机的机构复杂制作成本高,且后续亦不易清洁维护,以致于非一般业者所能接受。因此,如何在维持过滤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油雾处理设备的制造、使用成本,并利于后续维护是目前所需克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除装置,借此增强密封功能,防止油雾由门板与箱体间的缝隙漏出,以维护加工场所内的空气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易于清洗之油雾处理设备,借此相较于传统油雾处理设备不仅大幅降低制作成本且具有更佳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清除装置,适用于与鼓风装置连通,所述鼓风装置造成气流,所述清除装置用于清除所述气流中的油雾,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装置包括:机箱及密封件。所述机箱包括箱体及门板,所述箱体连通所述鼓风装置,并界定出容置空间、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容置空间并位于底侧的进风口,及连通于外部与所述容置空间的开口,气流由所述进风口进入容置空间,并且由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门板可打开地密封所述开口。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和所述门板的其中一者,所述密封件环绕于所述开口的周侧,并在所述门板封闭所述开口时,所述密封件的两相反侧分别紧抵于所述箱体与所述门板,密封所述箱体与所述门板间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遮挡板包括基板部、第一侧板部及第二侧板部,所述基板部具有朝向所述进风口的基板底面,及位于两相反侧的第一侧缘及第二侧缘,所述第一侧板部自所述第一侧缘朝远离所述第二侧缘方向延伸且朝所述机箱的底侧方向倾斜,所述第一侧板部具有连接于所述基板底面的第一侧板底面,所述第二侧板部自所述第二侧缘朝远离所述第一侧缘方向延伸且朝所述机箱的底侧方向倾斜,所述第二侧板部具有连接于所述基板底面的第二侧板底面,所述基板底面、所述第一侧板底面及所述第二侧板底面的面积总和大于所述进风口的开口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普电子(新加坡)公司,未经捷普电子(新加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1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