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刺无纺布生产用干热气流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2441.0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6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戴泽新;戴梦茜;朱闻宇;徐平;康玉杰;陈晴;袁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22 | 分类号: | D06B23/22;D06B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赵海波 |
地址: | 2144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刺 无纺布 生产 用干热 气流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刺无纺布生产用干热气流输送装置,包括:除尘罐、干燥罐、加热仓和底座;所述除尘罐、干燥罐和加热仓之间均通过导流管连通,所述除尘罐、干燥罐和加热仓均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除尘罐与干燥罐上的导流管连接处通过U形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中,该干热气流输送装置采用三个独立结构的除尘罐、干燥罐和加热仓,可以对针刺无纺布需要的气流分别起到除尘、干燥和加热的效果,实现了不同步骤之间的独立稳定运行,避免了集中式的干燥加热机构导致的低效性,并且错位式的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能够对加热仓内的气流起到不间断折流变向处理,延长气流在加热仓内的流动时间,从而加快了气流的加热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生产气流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刺无纺布生产用干热气流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针刺无纺布是干法非织造布中一种,是将短纤维经过开松、梳理、铺成纤维网,然后将纤维网通过刺针加固成布,刺针有钩刺,将纤维网反复穿刺,钩带纤维加固,形成针刺无纺布,无纺布没有经线纬线之分,成布纤维杂乱,经向纬向性能差别不大,而在针刺无纺布生产加工中,需要使用干热气流对针刺无纺布进行辅助加工,以便于得到高质量的针刺无纺布。
然而现有的干热气流输送装置在对气流进行输送时,通常多采用集中式腔体进行干燥和加热处理,由于干燥和加热的加工方式不一样,集中式的处理方式会对气流产生相互干扰的现象,导致气流干燥加热的效率低下,同时对于热量的利用率也不够高效,会造成热量的不必要浪费,降低了干热气流输送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针刺无纺布生产用干热气流输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刺无纺布生产用干热气流输送装置,包括:除尘罐、干燥罐、加热仓和底座;
所述除尘罐、干燥罐和加热仓之间均通过导流管连通;
所述除尘罐、干燥罐和加热仓均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
所述除尘罐与干燥罐上的导流管连接处通过U形管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排液管;
所述排液管连通在U形管上且靠近干燥罐的外壁;
所述U形管的内部填充有干燥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集尘仓;
所述集尘仓卡接固定在除尘罐的底部;
所述集尘仓为具有开口的桶装结构,所述集尘仓的内壁直径与除尘罐的内壁直径大小一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除尘罐的内壁嵌设有生物膜组件,且生物膜组件的截面为倒V形结构;
所述除尘罐的内壁顶端设置有磁性吸附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干燥罐的内腔内腔填充有活性炭吸附颗粒,且活性炭吸附颗粒之间开设有通孔,并且通孔的截面为U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热仓的内壁错位等距设置有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
所述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的外壁均等距嵌设有电加热丝;
所述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的外侧边缘处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刺无纺布生产用干热气流输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2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