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圈及其构成的简易泡茶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3868.2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5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罗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9/20 | 分类号: | F16J9/20;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王德祥;张业平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圈 及其 构成 简易 泡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圈,包括一直立的周壁,周壁的上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封水部,周壁的下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封水部,第一封水部、此周壁的外侧壁及第二封水部之间形成安装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由上述密封圈构成的简易泡茶杯。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简化水杯结构、可拆卸、易于清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圈及其构成的简易泡茶杯。
背景技术
泡茶杯一般是在靠近杯口的内壁处设置一个可拆卸的过滤网实现茶水分离,这种泡茶杯不能自由控制泡茶的时间和茶水浓度。
有一种水杯,在杯盖和杯体之间增加一个中圈,将过滤网设置在中圈内。但是这种杯子需要两个密封圈才能使杯盖、中圈、杯体之间形成密封,结构复杂。
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简化水杯结构、可拆卸、易于清洗的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由该密封圈构成的简易泡茶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圈,包括一直立的周壁,周壁的上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封水部,周壁的下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封水部,第一封水部、此周壁的外侧壁及第二封水部之间形成安装槽。
一种简易泡茶杯,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圈,还包括杯盖、滤茶件、滤茶杯和杯体,滤茶件的上端与杯盖连接,滤茶的下端与杯体连接,滤茶件为筒状,滤茶件内侧壁的中部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与所述安装槽形状相匹配的台阶部,台阶部嵌入密封圈的安装槽内,从而将密封圈固定在滤茶件的内侧壁,滤茶杯安装在密封圈内侧。
优选的是,杯盖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杯体的上端设有外螺纹,滤茶件内侧壁的上端设有用于与杯盖连接的内螺纹,滤茶件内侧壁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杯体连接的内螺纹。
优选的是,所述台阶部的上端面设有竖向的第一凸块,台阶部的下端面设有竖向的第二凸块,密封圈的第一封水部的下端面设有与第一凸块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嵌槽,密封圈的第二封水部的上端面设有与第二凸块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嵌槽。
优选的是,所述密封圈周壁的内侧壁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滤茶杯的安装槽,滤茶杯的上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与安装槽相匹配的凸台。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简化水杯结构、可拆卸、易于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简易泡茶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简易泡茶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滤茶件、密封圈和滤茶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滤茶件、密封圈和滤茶杯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包括一直立的周壁50,周壁50的上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环状的第一封水部51,周壁50的下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环状的第二封水部52,第一封水部51、此周壁50的外侧壁及第二封水部52之间形成环状的安装槽53。周壁50的内侧壁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滤茶杯4的环状的安装槽54。
实施例二,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简易泡茶杯包括杯盖1、滤茶件2、密封圈5、滤茶杯4和杯体3。密封圈5的结构与实施一的密封圈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38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智能护栏
- 下一篇:一种带有保护罩的智能指纹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