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超导换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5265.6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1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仝爱星;唐必洪;曾巧;孙会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F9/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史治法 |
地址: | 314117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导 换热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超导换热板,包括:第一盖板;第一边框,贴置于第一盖板的一表面;第二盖板,贴置于第一边框远离第一盖板的表面,以于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形成第一密封腔室;第一导流板,位于第一密封腔室内,以于第一密封腔体内形成密封传热通道,密封传热通道内填充有热超导传热工质;第二边框,贴置于第二盖板远离第一导流板的表面;第三盖板,贴置于第二边框远离第二盖板的表面,以于第二盖板与第三盖板之间形成第二密封腔室;第二导流板,位于第二密封腔室内,以于第二密封腔室内形成冷媒通道;冷媒进口,位于第二边框上;冷媒出口,位于第二边框上。本实用新型的热超导换热板可使整个板面各区域温度均匀,具有导热速率快、均温性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超导换热板。
背景技术
目前的换热板大都采用单管路系统的复合铝板,冷媒从一端进入,流经复合铝板内的管路后从另一端流出。上述换热板存在的问题包括:由于受到铝材质导热系数及复合铝板厚度的限制,现有换热板的导热热阻较大,且冷媒管路不能覆盖整个换热板的表面,因此导致换热板整个板面温度不均匀,局部有过热或过冷现象,不能充分发挥整个换热板的热交换面积;由于冷媒管路换热面积较小,换热板的能效较低;为了达到所需的强度要求,换热板的厚度一般较厚,换热板整体的重量较大,不便于携带及安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超导换热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板存在的换热板板面温度不均匀,局部有过热或过冷现象,不能充分发挥整个换热板的热交换面积;换热板的能效较低;换热板的厚度一般较厚,换热板整体的重量较大,不便于携带及安装使用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超导换热板,所述热超导换热板包括:
第一盖板;
第一边框,贴置于所述第一盖板的一表面;
第二盖板,贴置于所述第一边框远离所述第一盖板的表面,以于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形成第一密封腔室;
第一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腔室内,以于所述第一密封腔体内形成密封传热通道,所述密封传热通道内填充有热超导传热工质;
第二边框,贴置于所述第二盖板远离所述第一导流板的表面;
第三盖板,贴置于所述第二边框远离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以于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三盖板之间形成第二密封腔室;
第二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二密封腔室内,以于所述第二密封腔室内形成冷媒通道;
冷媒进口,位于所述第二边框上,且与所述冷媒通道相连通;
冷媒出口,位于所述第二边框上,且与所述冷媒通道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边框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导流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二边框的厚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板包括若干个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布的第一导流条,所述第一导流条包括若干个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所述第一凸部的底部一体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所述第二导流板包括若干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平行间隔排布的第二导流条,所述第二导流条包括若干个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所述第二凸部的底部一体连接。
可选地,相邻两排所述第一导流条上的所述第一凸部一一对应设置或错位设置,相邻两排所述第二导流条上的所述第二凸部一一对应设置或错位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52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孔钻及其激光焊接工装
- 下一篇:一种防潮客车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