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种子用筛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6449.4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4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包广帅;包广梯;肖华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宣丰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5/36 | 分类号: | B03B5/36;A01C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付石健 |
地址: | 6521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种子 筛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种子用筛选装置,包括筛选池主体,所述筛选池主体下方外部连接有放水口,且放水口的底部高度等于筛选池主体内腔底部高度,所述筛选池主体侧壁一侧内部开设有避让通孔,且筛选池主体侧壁另一侧内部连接有密封橡胶,所述密封橡胶内部开设有通孔,且密封橡胶通孔内部连接有连接绳,所述筛选池主体侧壁外部连接有收纳室,且收纳室的内腔与避让通孔相贯通,所述风琴折布外端连接有连接绳,且风琴折布的最大宽度等于筛选池主体的内腔宽度,并且风琴折布的最大长度等于收纳室、避让通孔和筛选池主体内腔的长度之和。该玉米种子用筛选装置能够采用浮选法对干燥前的玉米种子进行筛选,以方便的去除干瘪的玉米种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种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玉米种子用筛选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玉米种子是具有长成玉米成株能力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玉米种子被分成常规种、自交系、单交种、双交和三交种四种类型。在对玉米种子进行分类选择时,均会使用到筛选装置。
现有的玉米种子筛选装置一般均为筛网状,用于干燥后的种子进行大小分类,此类筛选装置不方便对干燥前种子进行筛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种子用筛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筛选装置不方便对干燥前的种子进行筛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种子用筛选装置,包括筛选池主体,所述筛选池主体下方外部连接有放水口,且放水口的底部高度等于筛选池主体内腔底部高度,所述筛选池主体侧壁一侧内部开设有避让通孔,且筛选池主体侧壁另一侧内部连接有密封橡胶,所述密封橡胶内部开设有通孔,且密封橡胶通孔内部连接有连接绳,所述筛选池主体侧壁外部连接有收纳室,且收纳室的内腔与避让通孔相贯通,所述收纳室内连接有风琴折布,且风琴折布内开设有漏水孔,所述风琴折布外端连接有连接绳,且风琴折布的最大宽度等于筛选池主体的内腔宽度,并且风琴折布的最大长度等于收纳室、避让通孔和筛选池主体内腔的长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筛选池主体底面和侧壁上连接有隔离网罩,且隔离网罩位于放水口端口外侧。
优选的,所述收纳室的顶端高度小于筛选池主体的高度的2/3,且隔离网罩的顶端高度小于收纳室的底端高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绳外连接有拉环,且连接绳与风琴折布横向平分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密封橡胶的长度等于筛选池主体的壁厚,且密封橡胶的内孔直径不大于连接绳外径。
优选的,所述密封橡胶内孔的底端高度等于收纳室和风琴折布的连接点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玉米种子用筛选装置能够采用浮选法对干燥前的玉米种子进行筛选,以方便的去除干瘪的玉米种子。此玉米种子用筛选装置令使用者将种子和水液倒入筛选池主体内部时,干瘪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饱满的种子会沉入水底,使用者可以通过筛选池主体外的连接绳拽动风琴折布,令风琴折布铺展在筛选池主体的中间位置,以将干瘪和饱满的的玉米种子分隔开,且风琴折布上的漏水孔便于水液流动,以方便通过放水口排水,从而方便的分类收集干瘪和饱满的的玉米种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玉米种子用筛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玉米种子用筛选装置的图1中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宣丰种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宣丰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64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