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回风的间接蒸发冷却-喷射制冷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7573.2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8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宣永梅;陈光明;段博晟;方凯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5B9/08;F25B4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风 间接 蒸发 冷却 喷射 制冷 空调 系统 | ||
1.一种带回风的间接蒸发冷却-喷射制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风管相连的喷射制冷单元和间接蒸发冷却单元;
所述喷射制冷单元包括通过制冷剂管相连的喷射器(3)、风冷冷凝器(4)、水冷冷凝器(5)、储液罐(6)、制冷剂泵(7)、发生器(8)、节流阀(9)和蒸发器(2);其中,储液罐(6)出口的制冷剂分为两路,一路经制冷剂泵(7)、发生器(8)至喷射器(3)的工作流体入口,另一路经节流阀(9)、蒸发器(2)至喷射器(3)的引射流体入口;
所述间接蒸发冷却单元包括通过风管相连的间接蒸发冷却器(1)、蒸发器(2)和空调房间(10),间接蒸发冷却器(1)包括干通道和湿通道,干通道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新风管和送风管,湿通道的两侧分别连接回风管和排风管,
所述第一新风管上设有第一新风风阀(15);所述送风管通过蒸发器连接至空调房间,空调房间的回风管上依次并列设有第一回风阀(14)、第二回风阀(17)和第三回风阀(18),回风管分别通过第一回风阀(14)连接至送风管、通过第二回风阀(17)连接至排风管、通过第三回风阀(18)连接至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湿通道,所述排风管的末端连接至风冷冷凝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回风的间接蒸发冷却-喷射制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蒸发冷却单元还设有第二新风管,第二新风管通过第二新风风阀(16)连接至间接蒸发冷却器(1)的湿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回风的间接蒸发冷却-喷射制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可根据室外气候参数实现多种运行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回风的间接蒸发冷却-喷射制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设有送风风机(11),回风管设有回风风机(12),排风管设有排风风机(13),送风风机(11)、回风风机(12)和排风风机(13)均为变频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回风的间接蒸发冷却-喷射制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新风风阀(15)、第二新风风阀(16)和第一回风阀(14)具有风量调节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回风的间接蒸发冷却-喷射制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蒸发冷却采用管式间接蒸发冷却、板式间接蒸发冷却或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回风的间接蒸发冷却-喷射制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的热源为太阳能、地热能、废热或余热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回风的间接蒸发冷却-喷射制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冷凝器(4)与水冷冷凝器(5)串联,喷射器(3)出口的制冷剂经风冷冷凝器(4)后进入水冷冷凝器(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75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多通讯模式电动执行器远程监控终端
- 下一篇:一种高热效燃气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