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后道扫码追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7585.5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4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祥;鲍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嘉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16 | 分类号: | F01D25/16;F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22636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增压 轴承 体后道扫码 追溯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后道扫码追溯系统,包括扫码器和图像提取体,所述图像提取体包括杆式传输体一和杆式传输体二。本实用新型中,图像提取体由杆式传输体一和杆式传输体二组成,其中扫码器活动连接在杆式传输体二的一端,杆式传输体一内开设有传输通道一,杆式传输体二内开设有传输通道二,杆式传输体一底部粘接有透明状的有机胶套,由此,手动可将杆式传输体一通过涡轮增压器轴承体上的润滑通道插入,有机胶套利用不和润滑油体粘粘的特性,挤压码标,杆式传输体一的一端位于机胶套设有LED灯,传输通道二内靠近传输通道一口部位置设有反射镜,由此通过反射可采集码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增压器轴承扫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后道扫码追溯系统。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叶轮和增压器壳体通过轴承体连接,轴承体承受不同的惯性力,目前为确保轴承体的质量,通常对轴承体设置可追溯性标识。
目前,为了提高轴承体的可追溯型,通常在轴承体后道外圈位置印刷设条形码,方便追溯,通过使用扫码器即可获取出厂信息,但是目前的扫码方式只能适应轴承体没有装配的状态,对于涡轮增压器内部的轴承体扫码提取困难,而且由于涡轮增压器安装位置空间或本身结构的限制,操作更加困难。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后道扫码追溯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涡轮增压器内轴承体扫码提取困难和由于涡轮增压器安装位置空间或本身结构限制,导致扫码提取操作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后道扫码追溯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涡轮增压器轴承体后道扫码追溯系统,包括扫码器和图像提取体,所述图像提取体包括杆式传输体一和杆式传输体二,所述杆式传输体一的一端和杆式传输体二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扫码器设置在杆式传输体二的另一端,所述杆式传输体一的另一端设有有机胶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杆式传输体一和杆式传输体二为柱状结构,所述杆式传输体一的一端开设有传输通道一,所述杆式传输体二内开设有传输通道二,所述杆式传输体一的外表壁靠近一端套设有和杆式传输体二连接的活动连接块,所述传输通道二内设置有反射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动连接块为转套结构,且顶部焊接有两个和杆式传输体二外表壁铰接连接的立板,所述杆式传输体二的外表壁位于传输通道一的顶部开设有连通传输通道二的投射孔,所述传输通道二远离投射孔的一端为开口状态,所述反射镜相对传输通道二轴线呈45度倾斜设置在投射孔位置,所述传输通道二的另一端为开口状并和扫码器配合使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杆式传输体二的一端位于传输通道二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圆轴,所述扫码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和圆轴转动配合的连接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有机胶套粘接在杆式传输体一的一端且为透明状,所述杆式传输体一的一端位于边缘侧且位于有机胶套内固定设置有LED灯,所述杆式传输体二的外表壁靠近扫码器的一端设置有电控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控装置和LED灯电性连接,且由开关和蓄电池构成。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嘉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嘉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75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编织袋清洗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公路路基边坡防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