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河道生态护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8834.2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0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辛道东;梁恒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道东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孙兵 |
地址: | 22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河道 生态 护岸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河道生态护岸结构,其安装于堤坝上,包括护岸板和多根用于将护岸板固定于堤坝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钻杆、螺纹杆、内螺纹套筒、连杆和倒钩,所述钻杆贯穿护岸板且与护岸板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同心穿设于钻杆内且与钻杆转动连接,所述钻杆下部侧壁环向设有多根倒钩,倒钩底端与钻杆侧壁铰接,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外壁上铰接有多根连杆,连杆另一端与倒钩中部铰接,本申请设有固定件,使钻杆钻入地面,通过螺纹的自锁功能将护岸板进行固定,然后转动螺纹杆带动套筒向下移动,将倒钩撑开,使倒钩进入土壤并钩住,保证了固定件与土壤的连接稳定性,提高了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岸结构,具体是一种复合式河道生态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大量的自然灾害、工程建设和山体开采,形成了大量无法恢复植被的坡体,绿色植被的破坏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而堤岸、边坡、河岸的侵蚀是导致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水土保持、边坡防护已成为当下中国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
现在的护坡结构一般是通过桩子钉入堤坝来进行固定的,但是,这种固定方式稳定性较差,在水流冲击下,桩子很容易出现松动,并与土壤分离,从而影响了护坡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河道生态护岸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式河道生态护岸结构,其安装于堤坝上,包括护岸板和多根用于将护岸板固定于堤坝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钻杆、螺纹杆、内螺纹套筒、连杆和倒钩,所述钻杆贯穿护岸板且与护岸板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同心穿设于钻杆内且与钻杆转动连接,所述钻杆下部侧壁环向设有多根倒钩,倒钩底端与钻杆侧壁铰接,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外壁上铰接有多根连杆,连杆数量与倒钩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连杆另一端与倒钩中部铰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护岸板上均匀设有多个用于种植绿植的绿植槽,所述绿植槽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钻杆顶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通过焊接与钻杆固定。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护岸板上浇筑有与钻杆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杆套。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螺纹杆顶端固定有转盘。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相邻所述固定件之间安装有防护网。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护岸板上穿设有主气管,主气管与大气连通,主气管上通过管道接头连接有分气管,分气管另一端延伸至绿植槽内,分气管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气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钻杆、螺纹杆、内螺纹套筒、连杆和倒钩,通过把手转动钻杆,使钻杆钻入地面,通过螺纹的自锁功能将护岸板进行固定,然后通过转盘转动螺纹杆,螺纹杆带动套筒向下移动,套筒通过连杆将倒钩撑开,使倒钩进入土壤并钩住,从而进一步的保证了固定件与土壤的连接稳定性,提高了防护效果;
2、设有绿植槽,所述绿植槽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使绿植槽内的绿植根系能够通过通孔扎进堤坝中,从而能够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3、设有主气管、分气管和气孔,通过主气管、分气管以及气孔保证绿植槽内的土壤含有充足空气,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从而对绿植生长以及堤坝防护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道东,未经辛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8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伸渔网固定装置
- 下一篇:水封状态保持性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