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舰船消磁绕组安匝调整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9037.6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4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钱敏;陆义峰;汪家炜;杨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瑞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H01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田亚琪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舰船 消磁 绕组 调整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舰船消磁绕组安匝调整模块,包括本体、左连接组件、左滑块、中间铜块、右滑块、右连接组件、左汇流排和右汇流排;左侧消磁电缆和右侧消磁电缆分别固定连接于左连接组件和右连接组件,左连接组件固定于本体左侧,右连接组件固定于本体右侧,中间铜块固定于本体中间,左汇流排和右汇流排分别内嵌于本体左、右两侧的汇流排安装槽内,左滑块与本体滑动连接,左滑块滑动至左端与左汇流排和左连接组件接触,左滑块滑动至右端与中间铜块接触,右滑块与本体滑动连接,右滑块滑动至右端与右汇流排和右连接组件接触,右滑块滑动至左端与中间铜块接触;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快捷地对电流方向进行调整,从而对消磁绕组安匝数快速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舰船消磁电缆连接设施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舰船消磁绕组安匝调整模块。
背景技术
舰船船体均为钢铁制造而成,由于地球大磁场的存在,磁性会在船体累积形成磁场,易于被磁引信水雷、鱼雷攻击。因此,为避免遭受攻击,需要对舰船船体进行消磁。由于船体庞大,一般消磁需分区进行,将消磁绕组分段设置在船体的各个区域,在消磁绕组中通入由消磁机提供的直流电源,用其产生的磁场来抵消船体磁场。
由于船体磁场分布较为复杂,在消磁试验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消磁绕组的安匝数进行调整,即改变某些消磁绕组的电流方向来调节消磁绕组所产生的磁场,使其刚好抵消该区域的船体磁场。为此,在船体的各个分区会设置若干安匝调整器(又称消磁接线箱),每个安匝调整器内部根据需求安装若干安匝调整模块,通过调节安匝调整模块改变部分消磁绕组的电流方向,即调节消磁绕组的安匝数。
随着船体吨位的增大,船体也越来越大,船体磁场分布也越来越复杂,需要更为精确地调节消磁绕组所产生的磁场来抵消船体磁场,通过增加各区域的消磁绕组的安匝数来实现此要求。安匝数增加后,整个区域的消磁绕组的电阻值相应增大,由于消磁电源电压恒定,消磁电流相应减小。
消磁绕组安匝数的增多,使得安匝调整模块安装数量也相应增加,现有的安匝调整模块的额定电流一般为50A~200A,由于现有安匝调整模块的体积较大,无法满足安匝调整器小型化的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舰船消磁绕组安匝调整模块,能够方便快捷地对电流方向进行调整,从而可连续、任意地对消磁绕组安匝数进行快速调整。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舰船消磁绕组安匝调整模块,包括本体、左连接组件、左滑块、中间铜块、右滑块、右连接组件、左汇流排和右汇流排;
左侧消磁电缆和右侧消磁电缆分别固定连接于左连接组件和右连接组件,左连接组件固定于本体左侧,右连接组件固定于本体右侧,中间铜块固定于本体中间,左汇流排和右汇流排分别内嵌于本体左、右两侧的汇流排安装槽内,左滑块与本体滑动连接,左滑块滑动至左端与左汇流排和左连接组件接触,左滑块滑动至右端与中间铜块接触,右滑块与本体滑动连接,右滑块滑动至右端与右汇流排和右连接组件接触,右滑块滑动至左端与中间铜块接触。
进一步地,左连接组件和右连接组件均包括压线框和连接铜块,连接铜块上设置有连接凸台,连接凸台内嵌于压线框内,压线框上设置有螺钉,消磁电缆穿过压线框,通过螺钉使得消磁电缆与连接凸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本体由阻燃绝缘材料压制而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快捷地对消磁电流方向进行调整,从而可连续、任意地对消磁绕组安匝数进行快速调整,由于调整过程无需进行拆接线操作,可杜绝因翻线和接线造成的接线紊乱、误接等影响使用安全的问题,同时调整完成后可以直观观察匝数调整情况及最终状态。
本实用新型采用类似组合式直通接线端子的结构型式,体积缩小,相同容积的安匝调整器内可安装更多的安匝调整模块;此外,由于采用导轨式安装,安装、拆卸更加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瑞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熟瑞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9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