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秧床稀泥摊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59893.1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1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杨梦磊;卢炎;任金波;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4/60 | 分类号: | A01G24/60;A01G9/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泥 摊铺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秧床稀泥摊铺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方安装有发动机和位于发动机后方的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下方安装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两侧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水田轮组件;减速器后侧连接有向后延伸的纵向杆,减速器后侧部开设有多个沿竖向排列并择一与纵向杆前端连接的安装孔,所述纵向杆后端连接有竖向杆,所述竖向杆下端安装有犁头,位于所述犁头后方设置有连接于竖向杆上的泥浆泵,所述泥浆泵的泥浆出口外接有铺浆管,泥浆泵的转轴经钢丝软轴与变速箱后侧的第一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秧床稀泥摊铺机整体结构设计紧凑,使用方便,功能集中,能够高效率完成作业,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并可适应不同的水田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秧床稀泥摊铺机。
背景技术
水稻作为我国现阶段主要粮食,在我南方得到大面积种植,水稻种植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育秧,秧床稀泥育秧过程中制泥浆、收集泥浆及将泥浆摊铺到秧床育秧盘中是水田稀泥育秧的三个重要环节,现阶段育秧机械化水平低,以人工作业方式完成这几个环节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耗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的秧床稀泥摊铺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秧床稀泥摊铺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方安装有发动机和位于发动机后方的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下方安装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两侧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水田轮组件;减速器后侧连接有向后延伸的纵向杆,减速器后侧部开设有多个沿竖向排列并择一与纵向杆前端连接的安装孔,所述纵向杆后端连接有竖向杆,所述竖向杆下端安装有犁头,位于所述犁头后方设置有连接于竖向杆上的泥浆泵,所述泥浆泵的泥浆出口外接有铺浆管,泥浆泵的转轴经钢丝软轴与变速箱后侧的第一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速器上侧的动力输入端与变速箱下侧的第二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变速箱上侧连接有把手;所述机架两侧安装有位于水田轮组件上方的挡泥板,所述水田轮组件的前方设置有安装于机架前端的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泥浆泵通过连接杆与竖向杆连接,所述连接杆后端设置套装在泥浆泵的外壳上的连接环,连接杆前端设置有套装在竖向杆下端部的第一杆套,所述第一杆套通过螺栓连接于竖向杆上;所述纵向杆后端设置有套装在竖向杆上端部的第二杆套,所述第二杆套通过螺旋连接于竖向杆上,纵向杆的前端通过螺栓连接于安装孔上。
进一步的,所述水田轮组件包括套装在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上并采用螺钉锁固在的套管轴,套管轴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第一、第二及第三钢圈,第一、第二钢圈之间及第二、第三钢圈之间分别连接有沿钢圈外周向间隔分布的斜向支撑板,第一、第二钢圈之间的斜向支撑板和第二、第三钢圈之间的斜向支撑板错位设置,第一、第二钢圈之间和第二、第三钢圈之间还分别设置有与斜向支撑板错位的旋耕刀,所述旋耕刀可拆连接于套管轴上,所述第一钢圈和第三钢圈的外周且位于相邻两斜向支撑板之间海分别间隔设置有一对限深板。
进一步的,所述旋耕刀呈倒L型,套管轴上设置有用以插装旋耕刀的插槽,插槽侧部开设有利用螺栓锁紧旋耕刀的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斜向支撑板外端部沿宽度方向开设有疏通长孔,斜向支撑板外端部位于疏通长孔内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斜向支撑板之间设置有V型连接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秧床稀泥摊铺机整体结构设计紧凑,使用方便,功能集中,犁头可以对结块的硬质土壤进行破碎,再结合安装在水田轮组件上的旋耕刀片进行打浆,更加充分且高效的制得符合育秧要求的泥浆,能够高效率完成作业,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犁头的破土深度和泥浆泵的吸泥深度可调,可适应不同的水田环境,泥浆泵能够更有效收集泥浆。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598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力发电厂管道应力解耦分析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替换式眼线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