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屏下摄像头LCD模组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1411.6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1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夏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谭雪婷;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新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摄像头 lcd 模组 终端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屏下摄像头LCD模组,包括:上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彩色滤光膜、上定向层、薄膜晶体管、ITO导电膜、设下定向层、液晶分子、上偏光片、光学胶层、盖板、下偏光片以及背光源,上偏光片或下偏光片的其中之一对应摄像头的正投影区域设有通孔,背光源对应摄像头的正投影区域设有第一通孔,彩色滤光膜、上定向层、液晶分子、下定向层、ITO导电膜、以及薄膜晶体管上对应摄像头的正投影区域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壁设有框胶,框胶中间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径能容纳摄像头的正投影。本实用新型无需在上偏光片与下偏光片上同时打孔,只需在上偏光片或下偏光片其中之一打孔,减少了加工步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下摄像头LCD模组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目前在我们的生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方便大家进行娱乐沟通、支付等。大部分手机的功能都是大同小异,因此外观成为大家选择的重要标志,其中显示屏作为外观形象的核心,成为各个手机厂商重点研究的对象,随之屏占比也越来越高,形状也越来越多。为了增大显示区的屏占比,在显示面板对应摄像头等区域进行挖孔处理,玻璃盖板不进行挖孔,这种盲孔的设计由于玻璃屏幕不用切割而保证了结构的完整性。
如图1所示,盲孔的设计使得外观新颖同时决定了其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其LCD模组中的上偏光片100以及下偏光片200对应摄像头的区域是开孔的,下偏光片200的开孔处用于容置摄像头,上偏光片100的开孔一般采用OCA光学胶300进行填充,这样虽然有较好的透光性,但加工工艺以及对上偏光片100开口处填充的OCA光学胶300的要求较高,一般需要50%填充率的OCA光学胶300,因而对OCA光学胶300的选材有诸多限制,可供选择的材料少,此种光学胶容易被垄断。且传统的LCD模组中,下偏光片200的开孔内需进行封胶400,其作用是为了遮挡摄像头的主体和可视膜材的边缘,以及防止显示屏上挖孔导致的漏光等,这里进行封胶400会增加加工的难度,从而增加加工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屏下摄像头LCD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屏下摄像头LCD模组,包括:上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设于所述上玻璃基板下方的彩色滤光膜、设于所述彩色滤光膜下方的上定向层、设于所述下玻璃基板上方的薄膜晶体管、设于所述薄膜晶体管上方的ITO导电膜、设于所述ITO导电膜上方的下定向层、呈360°环绕排列分布在上定向层与下定向层之间的液晶分子、设于所述上玻璃基板上方的上偏光片、设于所述上偏光片上方的光学胶层、设于所述光学胶层上方的盖板、设于所述下玻璃基板下方的下偏光片、以及设于所述下偏光片下方的背光源,所述上偏光片或下偏光片的其中之一对应摄像头的正投影区域设有通孔,所述背光源对应摄像头的正投影区域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彩色滤光膜、上定向层、液晶分子、下定向层、ITO导电膜、以及薄膜晶体管上对应摄像头的正投影区域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设有框胶,所述框胶中间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径能容纳摄像头的正投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孔内由上至下依次填充有上定向层、液晶分子、下定向层、以及ITO导电膜。
进一步地,所述下偏光片设有第四通孔,所述上偏光片不设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小于第三通孔的内径,且第四通孔内径小于背光源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与下偏光片底面的连接处涂有胶水,所述盖板底面设有环状油墨,所述环状油墨遮挡下偏光片第四通孔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上偏光片设有第五通孔,所述下偏光片不设通孔,所述第五通孔内填充有水胶,所述背光模组第一通孔内壁与下偏光片底面的连接处涂有胶水。
进一步地,所述水胶为UV胶。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屏下摄像头LCD模组以及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置于背光源的第一通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14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