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板设吊钩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1753.8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9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良;冯杰;王新宇;董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锐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00 | 分类号: | E04C2/00;E04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板 吊钩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板设吊钩的安装结构,其包括第一钢筋、与第一钢筋固定连接的第二钢筋,所述第一钢筋架上安装有连接搭件,所述连接搭件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搭件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板上端连接有吊钩,所述吊钩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与安装槽相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固定吊钩的时候,将连接搭件放置在第一钢筋架上,将吊钩安装在安装槽内,从而在安装吊钩的时候安装槽能够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因此在安装时不会发生歪斜的现象,从而保证吊钩安装的稳定性,使楼板在吊装移动的时候更加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楼板设吊钩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楼板一般指预制场加工生产的一种混凝土预制件。楼板层中的承重部分,它将房屋垂直方向分隔为若干层,并把人和家具等竖向荷载及楼板自重通过墙体、梁或柱传给基础。按其所用的材料可分为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和钢衬板承重的楼板等几种形式。
一般为了方便吊装,楼板上端设置有吊钩,在生产楼板的时候,一般吊钩是通过钢丝与钢筋架相连接,再通过混凝土浇注而成。在生产楼板的过程中,吊钩的固定一般较为简单,并且在固定的时候仅仅通过人工初步固定再利用钢丝进行固定,从而在固定的时候容易发生偏斜的现象,往往容易导致吊钩发生歪斜的现象,在吊装楼板的时候容易导致楼板在移动过程中的不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楼板设吊钩的安装结构,其具有防止吊钩在固定时发生歪斜的优点,保证吊钩的稳定连接,从而能够保证楼板在移动时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楼板设吊钩的安装结构,包括第一钢筋、与第一钢筋固定连接的第二钢筋,所述第一钢筋架上安装有连接搭件,所述连接搭件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搭件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板上端连接有吊钩,所述吊钩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与安装槽相卡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固定吊钩的时候,将连接搭件放置在第一钢筋架上,将吊钩安装在安装槽内,从而在安装吊钩的时候安装槽能够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因此在安装时不会发生歪斜的现象,从而保证吊钩安装的稳定性,使楼板在吊装移动的时候更加的稳定。同时在安装吊钩的时候,卡接板与安装槽相卡接配合,从而能够在安装的时候更加的省力,并且也不容易出现误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安装槽内的滑移槽、设置在滑移槽内的第一弹簧、与第一弹簧连接的插接杆,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滑移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插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杆延伸至安装槽内部,所述插接杆的上端与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处为圆弧倒角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吊钩的时候,将卡接板与安装槽相卡接对应,卡接板能够与插接杆上端相抵接,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插接杆收缩会滑移槽内,在卡接板移动至插接杆的下方时,第一弹簧带动插接杆复位,从而能够对卡接板起到卡接限位的作用,从而实现吊钩的安装固定,在安装的过程中较为简单快捷,并且不会发生偏移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抵触板,所述第一弹性抵触板与卡接板的上端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卡接板与插接杆相卡接配合的时候,第一弹性抵触板能够与卡接板相抵接,从而能够增加卡接板在卡接时候的牢固性,使吊钩的安装更加的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的上端与卡接板的下端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卡接板与安装槽相卡接配合的时候,第二弹簧能够抵动抵接板,使抵接板能够与卡接板相卡接配合,从而使卡接板在与安装槽相卡接配合的时候更加的牢固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锐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锐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17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冶金固体废弃物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配料秤过渡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