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酵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1759.5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6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黄肖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泽县荣光绿色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354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酵罐;包括发酵罐体、发酵罐顶盖、搅拌轴、搅拌电机、排料口和刮料装置;通过在搅拌轴的下端设置限位多棱柱凹槽,并在搅拌轴的下方设置刮料转轴,刮料转轴内部设置可升降的限位多棱柱,当发酵罐需要排料时,通过气缸带动限位多棱柱向上移动,与限位多棱柱凹槽配合,从而可通过搅拌电机带动刮料板将罐底的物料从排料口刮出,避免残余物料粘连在罐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酵罐。
背景技术
发酵罐,是指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其主体一般为用不锈钢板制成的主式圆筒,通过电机带动转轴从而带动桨叶转动,对发酵罐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当发酵罐内的物料发酵完成后,需要将物料排出,传统的发酵罐在排料时,部分物料容易粘附在发酵罐底部,难以完全排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排料时物料粘附在发酵罐底部的发酵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酵罐,包括发酵罐体、发酵罐顶盖、搅拌轴、搅拌电机、排料口和刮料装置。
所述发酵罐顶盖连接于发酵罐体的上部,所述搅拌电机连接于发酵罐顶盖的上部,所述搅拌轴竖直设置在发酵罐体内,所述搅拌轴的上端连接于搅拌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有限位多棱柱凹槽;
所述刮料装置包括刮料转轴、刮料板、气缸和限位多棱柱,所述刮料转轴竖直设置在搅拌轴的正下方,所述刮料板连接于刮料转轴的侧部,所述刮料板与发酵罐底部间隙配合,所述刮料转轴的下端通过轴承固定于发酵罐体底部,所述刮料转轴的中部设有多棱柱形通孔,所述限位多棱柱穿设于多棱柱形通孔,所述气缸通过旋转接头连接于限位多棱柱的下端,用于控制限位多棱柱沿多棱柱形通孔轴向移动,所述限位柱与限位凹槽间隙配合;
所述排料口设置在发酵罐体的下部。
其中,所述多棱柱凹槽为六棱柱凹槽,所述限位多棱柱为限位六棱柱。
其中,所述刮料板向刮料转轴的转动方向倾斜45-60度。
其中,所述限位多棱柱的上端设有倒角。
其中,所述限位多棱柱凹槽的下端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酵罐结构中,通过在搅拌轴的下端设置限位多棱柱凹槽,并在搅拌轴的下方设置刮料转轴,刮料转轴内部设置可升降的限位多棱柱,当发酵罐需要排料时,通过气缸带动限位多棱柱向上移动,与限位多棱柱凹槽配合,从而可通过搅拌电机带动刮料板将罐底的物料从排料口刮出,避免残余物料粘连在罐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发酵罐的搅拌轴仰视图;
标号说明:
1、发酵罐体;2、发酵罐顶盖;3、搅拌轴;4、排料口;5、刮料装置;
51、刮料转轴;52、刮料板;53、气缸;54、限位多棱柱;55、轴承;
6、搅拌电机;7、限位多棱柱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在搅拌轴的下端设置限位多棱柱凹槽,并在搅拌轴的下方设置刮料转轴,刮料转轴内部设置可升降的限位多棱柱,当发酵罐需要排料时,通过气缸带动限位多棱柱向上移动,与限位多棱柱凹槽配合,从而可通过搅拌电机带动刮料板将罐底的物料从排料口刮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泽县荣光绿色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光泽县荣光绿色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17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下料管道组件及配料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准确定深及泥水分离的水样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