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透水性能护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2003.2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2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千里;孙红林;陈锋;李小和;郭建湖;韩自力;曾长贤;沈伟升;邓逆涛;李中国;金海元;华丽晶;闫宏业;崔颖辉;王鹏程;朱忠林;郭浏卉;卞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04 | 分类号: | E01D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何娇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性能 护肩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透水性能护肩,所述高透水性能护肩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内填充有由透水材料形成的透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高透水性能的护肩,由于高透水性能护肩自身为透水性结构,不需要再单独设计泄水孔,其透水效果远远大于传统的混凝土护肩,可以防止额外水分渗入路基本体内产生翻浆冒泥以及在温度较低时产生路基冻胀的现象,同时,也解决了电缆槽泄水孔位置与护肩排水孔难以对应或对应施工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透水性能的护肩。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速铁路电缆槽均是放置在路基路肩上,电缆槽在放置后,在电缆槽外侧现场浇筑护肩,由于电缆槽与内侧路基基床表层间存在缝隙和电缆槽盖板缝隙容易导致雨水入渗进入电缆槽,传统的电缆槽是在电缆槽外侧的护肩内设置泄水孔,容易存在电缆槽泄水孔位置与护肩排水孔难以对应或对应施工困难的问题,另外护肩泄水孔排水不畅时容易导致水分渗入路基本体内产生翻浆冒泥以及在温度较低时产生路基冻胀的现象,缩短路基本体的使用寿命,提高投入成本。因此,急需一种排水效果好、成本低廉的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高速铁路电缆槽路肩,以解决或至少减轻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透水性能的护肩,提高护肩的透水效果并减少施工成本投入。
本实用新型的高透水性能护肩,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内填充有由透水材料形成的透水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高透水性能护肩的内侧与底部,在所述固定框架与所述透水结构之间分别设置有防止细粒土的流失的反滤层。优选地,所述反滤层为土工织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框架包括多个横向支撑及竖向支撑,所述横向支撑以及竖向支撑之间布满约束网格,所述约束网格中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连接在位于其两侧的支撑的中间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高透水性能护肩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连接部,以便通过连接件实现其与相邻护肩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单个的所述高透水性能护肩的长度为1~3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水材料为碎石料或透水混凝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碎石料的碎石的粒径尺寸大于所述固定框架的约束网格的网孔尺寸或粒径尺寸大于或小于固定框架的约束网格的网孔尺寸的碎石料的数量不大于总的碎石料数量的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框架的约束网格的网孔尺寸为30mm~100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碎石料的粒径尺寸为10mm~150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碎石料在所述石笼网内分层堆放,每层碎石料层的高度为20~30c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碎石料为碎石、卵石或砾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高透水性能护肩,内部为由碎石或透水混凝土形成的透水结构,由于高透水性能护肩自身为透水性结构,不需要再单独设计泄水孔,且其透水效果会远远大于传统的混凝土护肩,可以防止额外水分渗入路基本体内产生翻浆冒泥以及在温度较低时产生路基冻胀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高透水性能的护肩施工更加简单,可以预先预制,也可现场浇筑,施工方式灵活,可以减小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技术上可行的方式组合以产生新的实施方案,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仅为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了设置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透水性能护肩的铁路路肩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20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条形工件的气压推动机械手吸盘治具
- 下一篇:一种高度可调多功能教学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