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栖蜗牛立体饲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2281.8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9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路斌;曹鑫盛;杨泽宁;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赞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津文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树 蜗牛 立体 饲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树栖蜗牛立体饲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侧壁开有透气孔,所述箱体前侧壁下部开有开启口,所述开启口内腔从右侧活动插设有抽动门板,所述抽动门板上下两端均设有滑块,所述箱体右侧壁上下两侧分别开有第二抽取口和第一抽取口,所述第一抽取口内腔活动插设有食槽,所述第二抽取口内腔活动插设有活动平台,所述箱体内腔右侧壁上部固定连接有托板,且箱体内腔底端设有硅胶底垫。该种树栖蜗牛立体饲养装置,不仅方便投喂,减少清理饲料残渣的繁琐过程,缩短投喂和清理时间,保持饲养环境的洁净,并降低树栖蜗牛从顶部坠落的可能,保证树栖蜗牛的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蜗牛饲养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树栖蜗牛立体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树栖蜗牛,泛指产自于热带、亚热带,栖息于树冠层及树干上,主要以啃食蓝藻门藻类及真菌等为食的蜗牛种类。近年来螺、贝类外壳被大量收藏着所青睐,而陆贝(泛指蜗牛类)中尤以树蜗牛的外壳如海地树蜗牛(Liguus virgineus)等以形态奇特、色彩美艳而备受追捧。但与之相应的是野外栖息地破坏、繁殖能力低下、生长速度慢等缺点,导致其野外数量逐年降低且价格日渐上升。而近年来大量我国云南、广西,甚至东南亚的树蜗牛活体如多型树蜗牛(Amphidromus comes)被输入内地,成为宠物圈的新宠。这些树蜗牛在饲养时一般需要在养殖箱内进行养殖,现有的蜗牛养殖箱缺乏对蜗牛的保护设备,蜗牛在攀爬至养殖箱子顶部意外坠落时,常常会对蜗牛造成无法弥补的损伤,且养殖箱的清理也为使用者带来了诸多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树栖蜗牛立体饲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树栖蜗牛立体饲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树栖蜗牛立体饲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侧壁开有透气孔,所述箱体前侧壁下部开有开启口,所述开启口上下两侧壁均开有滑槽,且开启口内腔左侧壁开有插槽,所述开启口内腔从右侧活动插设有抽动门板,所述抽动门板上下两端均设有滑块,且抽动门板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插块和第一把手,所述箱体右侧壁上下两侧分别开有第二抽取口和第一抽取口,所述第一抽取口内腔活动插设有食槽,所述食槽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插块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抽取口内腔活动插设有活动平台,所述活动平台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所述箱体左侧壁开有限位插孔,且箱体内腔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托条,所述箱体内腔右侧壁上部固定连接有托板,且箱体内腔底端设有硅胶底垫,所述硅胶底垫后端套接有封口卡件,且硅胶底垫中部前后侧贯穿开设有缓冲腔,所述硅胶底垫上侧壁开设有漏孔。
优选的,所述箱体为透明箱体,所述透气孔数量不少于二十四个,均匀的分布在箱体的前后左右四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滑块活动插设于滑槽内腔,且滑块的长度与滑槽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插块的形状大小与插槽内腔的形状大小相同,且插块与插槽的位置左右对应。
优选的,所述抽动门板的长宽与开启口的内腔的长宽相等。
优选的,所述食槽的长度与箱体内腔的长度相等,所述食槽的宽度与第一抽取口内腔的宽度相等,所述食槽的厚度小于第一抽取口内腔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活动平台的长宽与托板的长宽相等,且托板上端面与第二抽取口内腔底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活动平台的宽度与第二抽取口内腔的宽度相等,且活动平台的厚度小于第二抽取口内腔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限位插块的形状大小与限位插孔内腔的形状大小相同,且限位插块与限位插孔的位置横向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托条上端面与第一抽取口内腔底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赞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赞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22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