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串联变压器及潮流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2475.8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0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帅远明;罗芳祥;叶壮壮;段凯斌;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0/12 | 分类号: | H01F30/12;H01F27/28;H01F27/30;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孙乳笋;王涛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串联 变压器 潮流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相串联变压器及潮流控制系统,三相变压器的网侧的首端、末端串联于一电网线路;包括:三组绕组结构;绕组结构包括:平衡绕组、阀侧绕组、网侧绕组,绕组结构均为端部出线,套装磁路的主柱;网侧绕组的首端从同侧引至一网侧套管,各绕组结构网侧绕组的末端从网侧绕组首端的对侧引出至网侧套管;各绕组结构的阀侧绕组的首端同侧引出至一阀侧套管,各绕组结构的阀侧绕组的末端与首端同侧引出至一阀侧中性点套管。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控制系统潮流、提高线路传输容量、节省出线建设费用,提供一种耐受过励磁倍数高、耐受短路电流大、耐受对地绝缘水平远超出其额定电压等级的串联变压器,能够有效降低UPFC装置其它设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三相串联变压器及潮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电网正逐渐向大机组、超高压、远距离输送和跨区域互联的方向深入发展,区域电网的互联使电网规模扩大化,随之而来会造成潮流的分布不均衡。在潮流传输不均衡极其严重的时候,就可能会造成一条输电线接近或超过其输电约束边缘,而另一条输电线路却只达到了它能传输容量的一小部分,这种情况会造成电网设备的利用不合理,更有可能会影响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
同时,在互联的输电线路区域间的功率交换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对潮流的控制作用来改善功率交换的能力。因此,在这种大规模的电网运行下,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之一就是如何灵活控制系统潮流、提高线路传输容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灵活控制电网系统潮流,提高线路传输质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相串联变压器,三相变压器的阀侧的首端、末端串联于一电网线路,并且所述三相变压器网侧的首端、末端之间设置一旁路开关,所述旁路开关与所述三相变压器并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三相串联变压器包括:三组绕组结构;
所述绕组结构分别包括:平衡绕组、阀侧绕组、网侧绕组,所述绕组结构均为端部出线,分别套装于一磁路的主柱;
所述各组绕组结构的网侧绕组的首端从同侧引出并分别引至一网侧套管,所述各组绕组结构的网侧绕组的末端均从所述首端的对侧引出并分别引至一网侧套管;所述各组绕组结构的阀侧绕组的首端同侧引出并分别引至一阀侧套管,并且所述各组绕组结构的阀侧绕组的末端与首端同侧引出至同一阀侧中性点套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三相变压器磁路为三相三柱式或三相五柱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套装于第二主柱的平衡绕组与套装于第一主柱、第三主柱的平衡绕组的绕制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第二主柱为中间主柱,所述第一主柱、第三主柱为位于两侧的主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装于第一主柱的平衡绕组的引线a1与套装于第二主柱的平衡绕组的引线y1连接后引至第一平衡套管;套装于第二主柱的平衡绕组的引线b1与套装于第三主柱的平衡绕柱的引线z1连接后引至第二平衡套管;套装于第三主柱的平衡绕组的引线c1与套装于第一主柱的平衡绕组的引线x1连接后引至第三平衡套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装于第一主柱的平衡绕组的引线a1与套装于第三主柱的平衡绕组的引线z1连接后引至第一平衡套管;套装于第二主柱的平衡绕组的引线b1与套装于第一主柱的平衡绕柱的引线x1连接后引至第二平衡套管;套装于第三主柱的平衡绕组的引线c1与套装于第二主柱的平衡绕组的引线y1连接后引至第三平衡套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平衡绕组、阀侧绕组、网侧绕组为螺旋式绕组结构或连续式绕组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三相变压器磁路采用多级铁芯片接缝型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相变压器的绕组的导线采用半硬铜自粘换位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24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