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物资自动扫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2769.0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3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珉;朱云山;罗拥军;杨宏彬;徐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4 | 分类号: | G06K7/14;G06K17/00;B65G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文雯 |
地址: | 22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物资 自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物资自动扫码设备,它包括固定机构、辊筒输送带和扫码机构,扫码机构设置于固定机构上,辊筒输送带上设有变压器自动导引运输车自动入库区自动扫码站,辊筒输送带两侧安装至少二个CCD图像识别摄像头,在辊筒输送带同侧安装至少六个CCD图像识别摄像头,在辊筒输送带上安装有光电传感器,在自动扫描场景的搭建、二维码自动识别两个方面改进;从而实现物资出入库全过程无人化作业,通过该设备可以实现箱柜类物资入库自动扫描识别二维码,缩短人工入库的时间,大大提高入库效率,柜体类物资自动扫码系统可以提高省中心库立体库出入库效率约30%,减少用工成本约20%,有效提升自动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柜体类物资扫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箱柜类物资入库自动扫描识别的自动扫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人工扫描二维码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而且存在容易出现错扫、漏扫码的情况,有可能导致入库效率变低,拖慢工作进度,对于箱柜类物资出入库任务量的增加,人工扫描二维码容错率低,容易出现错扫、漏扫现象,而且人工扫码工作量大,增加人工成本。
自动货架现阶段存放的物资主要以配电箱和变压器为主,以配电箱的入库为例,入库主要有挂钩、吊装、脱钩、扫码、启动入库几个步骤。装卸人员用悬臂吊将配电箱放置在辊筒线的空托盘上后,使用手持PDA扫描托盘条形码与配电箱铭牌上的二维码,将托盘码与二维码进行绑定,按下启动按钮,托盘运载配电箱在通过扫码枪时,扫码枪扫描托盘条形码,系统为物资分配仓位,物资进入货架。因为厂家在供货时会出现不同批次号、型号混装,所以在扫码时会出现批次号与型号不相符的情况,另外箱柜类物资一般仅有一面安装二维码铭牌,扫码时装卸人员需要爬上辊筒线进行扫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扫描精度高的箱柜类物资的自动扫码系统,从而实现物资出入库全过程无人化作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物资自动扫码设备,它包括固定机构、辊筒输送带和扫码机构,所述扫码机构设置于固定机构上,辊筒输送带上设有变压器自动导引运输车自动入库区自动扫码站,电子物资设置于托盘上,辊筒输送带两侧安装至少二个CCD图像识别摄像头,对托盘码和物资二维码进行扫描,将信息通过以太网通讯的方式上传到系统中对两者信息进行绑定,在辊筒输送带同侧安装至少六个CCD图像识别摄像头,两端摄像头扫描物资二维码,中部的摄像头扫描托盘唯一码,在辊筒输送带上安装有光电传感器,当辊筒输送带把物资输送至扫描区时,光电传感器感应硬触发摄像头进行工作,解码软件接收到任务后进行解码,解码完毕后将有效信息通过局域网传输给系统;
其中,扫码机构用于物资自动扫码,运用二维码识别和图像预处理对随机位置的二维码铭牌进行精确识别;
优选地,二维码在重叠区域位置,将两个摄像头的图像进行拼接。
优选地,摄像头与电力物资的间距设定为250 mm~350mm。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自动扫描场景的搭建、二维码自动识别两个方面改进;建立一套箱柜类物资的自动扫码系统,从而实现物资出入库全过程无人化作业,通过该设备可以实现箱柜类物资入库自动扫描识别二维码,缩短人工入库的时间,大大提高入库效率,从而实现物资出入库全过程无人化作业,柜体类物资自动扫码系统可以提高省中心库立体库出入库效率约30%,减少用工成本约20%,有效提升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力物资自动扫码设备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力物资自动扫码设备的流水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2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