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塞灌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3013.8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2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廖小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卢颂昇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塞 灌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灌肠器。该防堵塞灌肠器包括设有刻度的肛管,所述肛管的病人端顶部及两侧设有注药孔,操作端外壁套接有收集渗出液的收集袋,所述肛管内设有密封所述注药孔的隔板及通过推/拉控制所述隔板开/合的控制线,所述控制线一端连接所述隔板,另一端外露于所述肛管的操作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堵塞灌肠器,能够通过手动操作自由地控制注药孔的开合,防止肛管内发生堵塞,有效地提高灌肠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塞灌肠器。
背景技术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该方法能够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
灌肠器是实施灌肠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其一般包括有使用柔性材料制成的肛管,肛管插入病人的一端为病人端,通入灌肠液的一端为操作端,病人端两侧通常设有一对用于流出灌肠液的注药孔,肛管上还套接有收集袋,以解决灌肠过程中病人体内的渗出液流到病床上的问题。
然而,现有的灌肠器在开始使用时,由于注药孔与肛管连通,病人体内的排泄物会倒灌进肛管内,造成肛管的堵塞,导致了灌肠过程困难,降低了治疗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堵塞灌肠器,能够通过手动操作自由地控制注药孔的开合,防止肛管内发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堵塞灌肠器,包括设有刻度的肛管,所述肛管的病人端顶部及两侧设有注药孔,操作端外壁套接有收集渗出液的收集袋,所述肛管内设有密封所述注药孔的隔板及通过推/拉控制所述隔板开/合的控制线,所述控制线一端连接所述隔板,另一端外露于所述肛管的操作端。
进一步的,所述肛管的操作端设有导流管接口和备用接口,所述导流管接口与备用接口的交汇处设有通孔,所述控制线的外露端穿过所述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接口设有与导流管配合的螺纹,所述备用接口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接口、所述备用接口与所述肛管形成一体式连接的Y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线的外露端设有控制所述控制线伸入或拉出所述肛管长度的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夹子,所述夹子将所述控制线固定在所述肛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袋包括沿所述肛管轴向收缩的袋体及设于所述袋体开口处的穿戴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袋体的长度与所述肛管相当,其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内壁沿轴向等间距设有若干限位环。
进一步的,所述穿戴装置为沿所述袋体开口处内壁周向设置的亲肤胶贴。
进一步的,所述肛管的病人端呈管径逐渐减小的锥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隔板用于密封注药孔,使用时,通过控制线先将隔板置于关闭状态,当肛管插入病人的直肠后,在肛管内通入灌肠液,再抽拉控制线,此时由于液压的存着,即使注药孔打开,病人体内的污物也不会倒灌进肛管内,从而可防止肛管发生堵塞,提高灌肠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端设有两个接口,一个用于流入灌肠液,另一个作为备用,在灌肠液流入不畅时用于冲洗肛管,避免了反复拔管和插管,减轻病人的痛苦,也进一步解决了肛管堵塞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收集袋采用可折叠设计,不仅方式器具的收纳,在使用时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方便医护人员在不同工位时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未经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30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