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行李箱拉杆的束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3363.4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6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谢金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金稳 |
主分类号: | A45C5/04 | 分类号: | A45C5/04;A45C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周鹤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行李箱 拉杆 束带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行李箱拉杆的束带结构,其包含一束带本体,该束带本体设有一前带体,以及两个固设于该前带体两端的弹性束带,两个该弹性束带皆以一弹性条体环状固设于该前带体两端,并使两个该弹性束带皆具有一中空的穿套部,两个该弹性束带皆套有一可沿着该弹性条体位移及定位的挡止件,借此,该束带本体通过该前带体包覆限制随身行李的前侧,再将两端的弹性束带往行李箱的拉杆方向圈绕固定,进而通过两个该弹性束带的弹性将该随身行李往拉杆方向紧靠,让随身行李能受到该束带本体的环绕而固定于拉杆上,提升随身行李放置于行李箱上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束带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应用于行李箱拉杆的束带结构。
背景技术
出国旅游时,一般都会使用行李箱来容纳旅游期间的衣物及必需品,当行李箱空间不足时,或是有包裹、物品带回时,则会通过行李箱的上端位置形成包裹、物品额外的放置空间,并通过拉动行李箱时所形成的倾斜状,让包裹、物品能顺势抵靠于拉杆上,进而减轻移动负担;然而,虽然拉杆能作为物品抵靠使用,但实际上还是缺乏固定效果,容易在拉动行李箱时因转弯或重心不稳的情况下,导致包裹、物品的掉落,进而造成包裹、物品的损伤破坏,显然仍具有使用上的不便。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实具有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应用于行李箱拉杆的束带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行李箱拉杆的束带结构包含一束带本体,该束带本体设有一前带体,以及两个固设于该前带体两端的弹性束带,两个该弹性束带皆以一弹性条体环状固设于该前带体两端,并使两个该弹性束带皆具有一中空的穿套部,两个该弹性束带皆套有一可沿着该弹性条体位移及定位的挡止件,用以调整该穿套部的圈设范围,进而达到两个该弹性束带的束紧效果。
较佳地,该前带体是以皮件、布体或编织带或是塑料带的其中任一材质或工艺所制成的带体。
较佳地,该前带体两端皆由外往内折合,且各别夹固一该弹性束带。
较佳地,该前带体外表面还设有一识别部,该识别部是以转印、电锈、打印或铆接的其中任一方式于外表面形成有文字图样。
较佳地,该前带体外表面还设置一装饰体。
较佳地,该装饰体面积大于该前带体面积。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的束带本体是通过该前带体包覆限制随身行李的前侧,再将两端的弹性束带往行李箱的拉杆方向圈绕固定,进而通过两个该弹性束带的弹性将该随身行李往拉杆方向紧靠,让随身行李能受到该束带本体的环绕而固定于拉杆上,提升随身行李放置于行李箱上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行李箱拉杆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状态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际使用状态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前带体设有识别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前带体设有装饰体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10 束带本体;11 前带体;12 弹性束带;121 穿套部;122 挡止件;13 识别部;14装饰体;20 行李箱;21 拉杆;30 随身行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金稳,未经谢金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33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