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重金属螯合剂生产的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4762.2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6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吴鑫;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吴冲般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庐***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螯合剂 生产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重金属螯合剂生产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的上表面一侧开有进料口;反应釜本体的下表面中间设有出料口;反应釜本体的上表面一侧固定有限位导柱;反应釜本体上表面中间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外部固定有卡箍;卡箍的一端设有限位环;卡箍另一端固定有气缸;搅拌电机的旋转轴上固定有搅拌轴;搅拌轴的周侧面均匀设有若干第一搅拌棒;搅拌轴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棒;反应釜本体的周侧面缠绕有冷凝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弧形的搅拌棒可以对反应釜底部的物料进行搅拌,并通过卡箍和气缸配合驱动搅拌电机上下移动,加快搅拌效率,进行全方位搅拌,通过设置冷凝管进行降温,控制反应釜的反应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金属螯合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重金属螯合剂生产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重金属螯合剂通常也被叫做重金属离子析出剂,是一种与重金属离子强力螯合的化工药剂,广泛应用在电镀业,电子工业,有色、钢铁冶炼业,照相实验室和胶片洗印厂,特别是对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飞灰具有较好的捕捉效果。重金属螯合剂在生产过程需要用到反应釜;现有的反应釜底部有的为弧形,现有的反应釜的搅拌轴通常无法搅拌反应釜底部沉积的物料,搅拌效率较低,并且无法控制反应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重金属螯合剂生产的反应釜,通过设置弧形的搅拌棒可以对反应釜弧形底部的物料进行搅拌,并通过卡箍和气缸配合驱动搅拌电机上下移动,可以加快搅拌效率,进行全方位搅拌,通过设置冷凝管进行降温,控制反应釜的反应温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重金属螯合剂生产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上表面一侧开有一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上端固定有一加料斗;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下表面中间设有一出料口;
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上表面一侧固定有一限位导柱;
所述反应釜本体上表面中间安装有一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外部通过卡箍进行固定;
所述卡箍的一端设有一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限位导柱滑动配合;所述卡箍另一端设有一“L”形支柱;所述“L”形支柱的下表面设有安装板;
所述“L”形支柱的下端固定有一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面通过底座固定在反应釜本体上表面;所述气缸的推杆上端设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安装板配合;
所述搅拌电机的旋转轴上固定有一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反应釜本体的上表面至反应釜本体的内部;
所述搅拌轴的周侧面均匀设有若干第一搅拌棒;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一第二搅拌棒;所述第二搅拌棒的叶片为弧形叶片;
所述搅拌轴与反应釜本体的连接处安装有一“工”形垫圈;
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周侧面缠绕有冷凝管。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上安装有一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控制出料口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导柱的顶部设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螺纹啮合在限位导致上表面,避免限位环从限位导柱上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反应釜本体上表面;所述固定板与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气缸与卡箍的配合驱动搅拌电机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管为矩形管;所述冷凝管下端为进水口,所述冷凝管的上端为出水口,通过冷凝管控制反应釜本体的反应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反应失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47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